用病毒做電池
未來的電池需要提供更多的能量,同時它們的體積需要變得更小。來自MIT(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者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技術,據他們稱這種技術為未來實現這樣的電池創造了條件。這種技術就是使用病毒。該項工作經過同行評審,發表在4月3日的《科學》(Science)雜志上。
科學家們利用轉基因技術制造了一種噬菌體(噬菌體是一種能感染細菌但是對人類無害的病毒)。幾年前,該研究小組制造了一種病毒,這種病毒能包覆在氧化鈷和金表面,然后自組裝成為供電池陽極使用的納米線。制備電池的陰極要更復雜一些。在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該研究小組制造出了新的病毒,這種病毒能包覆在磷酸鐵的表面,然后與碳納米管結合,從而形成強大的陰極。
這種新的工作陰極和陽極使得病毒電池能與目前昂貴的電池技術相媲美。該研究小組目前正準備尋找其它的材料,比如磷酸錳,這種材料能使電池獲得更高的電壓。他們說該項技術有望在未來實現制造價格低廉、沒有污染、輕便強大的電池---這些都是人們在能源革命中孜孜以求的目標。
Vocabulary:
Virus: 病毒
Peer-review: 同行評審
Genetically: 基因的
Bacteriophage: 噬菌體
Infect: 感染
Bacteria: 細菌
Cobalt: 鈷 (化學元素Co)
Self-assemble:自組裝
Nanowire:納米線
Anode: 陽極
Carbon nanotube: 碳納米管
Cathode: 陰極
Complicated: 復雜的
Phosphate: 磷酸鹽
Comparable: 具有可比性的
Manganese: 錳 (化學元素 Mn)
Voltage: 電壓
Holy grail: 圣杯(據信為耶穌離世前所用);渴望但永遠得不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