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來說病毒對手機的威脅還不嚴重……但只是現在。
我們的計算機能從互聯網上感染病毒。但是我們的手機也能遭受病毒侵害么?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但是除非更多的手機使用同一個操作系統,否則這種惡意手機病毒不會泛濫成災。
計算機容易受到病毒的進攻,這是因為計算機共享數據,尤其是通過互聯網來共享。當然,目前越來越多的人們使用他們的手機來發電子郵件、發送短信、下載那些“煩人的”鈴聲。所以有理由推斷手機病毒一樣也是一種威脅。
科學家們使用來自超過6百萬個手機用戶的匿名電話數據模擬可能的病毒爆發。他們得出結論:通過藍牙在手機之間傳播的病毒不構成太大的問題,因為這些手機使用者必須離的很近,這樣他們的手機才能互相“看見”。但是,那些通過多媒體信息傳輸服務擴散的病毒能以快得多的速度傳播。這些病毒在傳播過程中會喬裝打扮,比如它們會以朋友發送的一首很酷的歌曲的形式傳播。不過好消息是,這些病毒想要喬裝傳播,它們需要手機使用者都使用同樣的操作系統,而目前我們之中還沒有多少人這樣做,因為還沒有針對手機的“微軟遠景”出現,這可真是謝天謝地。
Vocabulary:
Virus:病毒
Malicious:有害的
Epidemic:流行病;泛濫
Vulnerable:易受…傷害的
Annoying:令人討厭的
Anonymous:匿名的
Potential:潛在的
Outbreak:大爆發
Proximity:臨近
Disguise:喬裝
Effective:有效的
Victim: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