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綱
Platform 就美國總統競選政治而言,此詞指在總統提名進程中,一個政黨集輯并發表其所奉行的原則和追求的目標的正式書面聲明。獲民主黨和共和黨總統提名的候選人一向對黨的政綱口惠而實不至。由于電視上越來越強調候選人的姿態、人品和已顯露的領導能力,此種冠冕堂皇的法律文書近年來越來越不重要。
簡單多數原則
Plurality rule 指選舉中按多數票決定勝出的辦法。多數票即某一候選人所獲選票數大于任何其他對手,但往往不是總票數的一半。例如一候選人得票30%,另一人也得票30%,而第三人得票40%,第三人便獲得了多數票,從而競選勝利。
初選
Primary 指政黨為獲得某一公職選拔候選人而舉行的競選。初選可為各級政府職位選拔候選人,即地方基層競選市長、地區競選美國眾議員、州一級競選州長、美國參議員及美國總統。黨內初選時,只有該黨已登記的黨員才能投票。公開初選時,一個黨的選民可以在另一個黨的初選中投票,這稱為“跨黨”選民。
總統候選人初選在州一級舉行,由該州人民選出誰當某黨的總統候選人。鑒于各州法律不同,選民可投票直接選出總統候選人,或選出全國黨代表大會的代表,該代表必須“保證”在會上支持某一總統候選人。如果州的初選舉行得早,有時可能中止主要總統候選人的競選進程,轉而發起新的沖擊,支持名不見經傳的候選人競選。
投抗議票
Protest vote 指對第三黨候選人投的票,其目的不在于使該候選人當選,而是為了表示對兩大黨候選人均不滿意。
公共資助
Public funding 指由美國財政部拔款給總統競選活動作為其部分資金。此款全部來自所得稅,美國納稅人在交付聯邦所得稅時可自愿指定一部分作為競選捐助。
導向性民意調查
Push polling 民意測驗中使用的一種技巧:向被詢問者提出關于某爭論事項或關于某候選人的非常具體的問題,用以測出競選中可能出現的話題。某些不擇手段的競選運動工作者會使用此種技巧,在問題中參雜錯誤信息或誤導信息,即將選民“推離”其競選對手。
選區重劃
Redistricting 指各州重劃選舉眾議院議員選區的地理界限。民主黨和共和黨都力爭掌握州一級劃分選區的法律和政治機制 -一般控制州立法機構。掌握控制權的那一黨能以有利于選舉該黨的方式劃分選區。
單一席位選區
Single member district 美國現行選舉州議會與國會議員的做法是,一個選區只選一名議員,得票最多即當選。這種單一席位制使任何一個選區只能有一個黨獲得席位。這與更為普遍的比例代表制發生直接抵觸,比例代表制在更大的選區里實施,各黨根據分配的比例可以同時獲得幾個代表席位。
超級星期二
Super Tuesday 此詞從1988年以來被廣泛使用。美國南部幾個州于1988年3月9日同時舉行候選人初選,這是第一次大規模有實效的區域集體行動,旨在制造聲勢,表明南部各州在總統提名進程上的重要性,以抵消早些時候在新罕布什爾(New Hampshire)初選和艾奧瓦(Iowa)核心會議所產生的影響。
如今,人們在非正式的演說中使用此詞時,其意義已經模糊了,這反映一個事實:在初選期間,可能各個不同區域會有若干個州的初選在同一個星期二或幾個不同的星期二舉行。這種區域內或跨區域的集體行動,不管如何稱謂都有其重要性。這樣大規模同時進行的投票活動會影響被提名者成功與否,因為如此眾多的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一下子同時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