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馬丁·路德·金 (Martin Luther King)
馬丁·路德·金是個極其聰明的學生,在演說方面也很有天賦,小時候就立志要成為一個牧師。在考入莫爾豪斯大學后,他選擇了克魯澤神學院。在聽說了有關印度英雄甘地的故事后,他為甘地的和平抵抗方式著迷。
黑人羅薩·派克斯在公共汽車上拒絕讓座給一個白人,馬丁公開支持羅薩,他也因此成了種族主義者的目標,他的房子還因此而被炸毀。但這絲毫沒有嚇倒馬丁,他繼續為廢除種族隔離制度而四處奔走。他積極倡導民權運動,呼吁美國轉變歧視黑人的觀念。1968年被暗殺。
名言:“一個人如果一直沒有找到值得他為之獻出生命的東西,那么他就沒必要再活下去了。”
4. 約翰·韋恩 (John Wayne)
一次事故使“公爵”的橄欖球事業終結后,他被迫離開大學。在沒有被福克斯電影公司注意之前,韋恩只是在公司中干一些雜活。由于在一部出演主角的影片中演出不成功,但開始出現在一些低成本預算的影片中。使韋恩大獲成功的影片是由約翰·福特執導的《驛站馬車》(1939)。從此,他便以演出西部片和戰爭片中的硬漢而出名。韋恩是那個年代所有美國人的化身:誠實、有個性。
名言:“我從不相信一個不喝酒的男人。”
3. 埃爾維斯·普萊斯利 (Elvis Presley)
1935年1月,埃爾維斯出生在密西西比州圖珀洛的一個窮人家,并在這個家庭中長大。高中畢業后,他為母親錄了一首歌,卻不料引起一個三流制作商的注意。埃爾維斯錄制了幾首鄉村搖滾獨唱歌曲,這些歌曲在當地風靡一時。1956年,埃爾維斯因在《愛德·沙利文》節目中的表演而風靡美國。盡管由于電影《夏威夷》和《碼頭工人》的成功,他成為電影明星,但他更是以“搖滾樂之王”而為我們熟知的。1977年8月16日,他被發現死在孟斐斯的家中。“貓王”埃爾維斯死后,他的畫像在食品店、加油站以及餐廳隨處可見,歌迷們無法接受埃爾維斯已去世的事實。
名言:“我真的對音樂一無所知。依我所見,你們千萬不要搞音樂。”
2. 瑪麗蓮·夢露 (Marilyn Monroe)
夢露的幼年是在繼父的謾罵聲中度過的,后來,她去做了泳裝模特,直到最后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成功的電影明星之一。她的一生都具有傳奇色彩,她與棒球大師迪馬喬的結合,就是夢露傳奇色彩的集中體現。她在電影《紳士偏愛金發女郎》和《有人喜歡熱》中的表演使人們相信,夢露的表演天賦與她的美貌一樣名副其實。1962年8月5日,麗蓮·夢露在家中自殺。瑪麗蓮·夢露的經歷說明,有志者事竟成。
名言:“性是天性的一部分。我喜歡天性。”
1. 約翰·肯尼迪 (John Fitzgerald Kennedy)
肯尼迪家族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惟一的“皇族”。人們這樣認為并不是由于肯尼迪家族的財富和政治地位,而是因為圍繞在這個獨特家族周圍的高貴榮耀。從“二戰”時的一個海軍軍官,到成為美國歷史上第35任總統,約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是這種榮耀的化身。
肯尼迪廢止了種族隔離制度,建立了和平軍隊,并成功解決了古巴導彈危機。不幸的是,肯尼迪于1963年11月在達拉斯遇刺身亡。作為一個充滿精力、富于吸引力的總統,他無疑是美國精髓的代表。
名言:“不要問你的國家為你做了什么,而要問一問你為你的國家做了什么。”
十位入選者之外,評選者還提及西爾威斯特·史泰龍(Sylvester Stallone)。史泰龍并不是他那個時代中最偉大的演員,但他塑造的所有最著名的角色,都是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他的電影在世界各地也大受歡迎。《第一滴血》中的蘭博,鞏固了他動作片明星的地位。在世界許多國家的人們看來,史泰龍就是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