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家發改委發布第21號令,對《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有關條目進行局部調整,其中之一便是在淘汰產品目錄中刪除了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卻未對刪除原因給出解釋。
請看《中國日報》的報道:
A 14-year ban on the sale of disposable dinnerware made of plastic foam will be lifted on May 1, despite concerns over the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risks.
長達14年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銷售禁令將于今年5月1日正式被解除,有關其對環境危害的擔憂猶存。Disposable dinnerware made of plastic foam就是“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可簡稱為plastic-foam dinnerware。這里的disposable強調的是“用完即可丟棄的,一次性的”,比如:disposable chopsticks(一次性筷子)、disposable diaper(一次性尿布)等。另外,disposable這個詞還指“可支配的”,如政府工作報告中常說的disposable income(可支配收入)就是指實際拿到手的收入。
因一次性發泡餐具被丟棄后很難分解(break down),容易造成環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同時,加熱時會釋放有毒物質(toxin),所以在1999年被列入禁售產品。有關專家表示,禁令解除前需建立起良好的回收系統(recycling system)以減少其對環境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