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叫“毛小青美食城”的小菜館,英文卻被譯成“MAO JIA CAI WELCOMES YOU(毛家菜歡迎你)”,“真絲旗袍”被譯成“Real silk qipao(真實的絲旗袍)”,再加上無處不在的“Old Beijing”(老北京)……昨天,東城城管部門配合區外辦對王府井地區不規范的英文標識進行聯合檢查,共查出了40余處錯誤。市外辦表示,市民發現公共場所的英語標識錯誤可以登錄北京市民講外語網站糾錯舉報。
錯誤一:常用詞不規范
“北京烤鴨”成“北京被烤的鴨子”
檢查小組查出的第一個錯誤是工美大廈地下停車場的英語翻譯,“Gong Mei Building Basement Charged Parking”被翻譯成了“GONG MEI EDIFICE UNDERGRAOURD CHARGE PARKING”。東城區外辦工作人員表示這個錯誤不是很嚴重,詞性不準確造成表達不準確,不過停車場這樣的公共場所應該更符合國際通用慣例。在麗苑公寓停車場,“15分鐘停車2元”被翻譯成了“15 minth parking 2 yuan”,而國際通用的說法是“Parking:15 min,2 yuan”。
像此類常用詞被錯用的情況還出現在“家常菜”、“北京烤鴨”等詞語上。
在燈市口附近,檢查小組發現幾家餐廳都將“家常菜”翻譯成“Home Cooking”,工作人員指出,其實這里應該翻譯成“Traditional Family Dishes”?!氨本┛绝啞币膊挥锰匾馐褂帽粍诱Z態,翻譯成“Beijing roasted duck”(北京被烤的鴨子),正確譯法應該是“Beijing Roast Duck”。
錯誤二:特色用語不靠譜
“老北京”被直譯“Old Beijing”
“您看,這就是商業街上出現最多的典型錯誤。”區外辦工作人員指著北京風情街北門西側的一個煙酒超市,巨大的紅色招牌上寫著“名煙名酒、北京特產、平價超市”下面是一行長長的英文翻譯“Smoke Famous Name Wine Beijing Specialty Parity Supermarket”。“三個詞全都翻譯錯了,典型的字對字強行硬翻。”工作人員解釋說,“名煙名酒”應該翻譯成“Brand Name Tobacco and Liquor”,“北京特產”應該是“Beijing Specialties”,“平價超市”應該是“Convenience Store”。她指出,這個商家的錯誤翻譯非常典型,尤其是“smoke”和“wine”常被煙酒店錯用,“wine”專指紅酒,酒類統稱應該是“liquor”。
在北京風情街內,工作人員又發現一個更離譜的北京特產店。通紅的門臉上分列著“老北京布鞋”、“真絲旗袍”、“老北京唐裝”等五六個招牌廣告,全都標著長長的英文翻譯?!叭e了,沒一個對的?!惫ぷ魅藛T看著滿墻的單詞直搖頭?!罢娼z旗袍”被譯為“Real silk qipao”成了“真實的絲旗袍”,正確譯法應是“Silk Qipaos”。
“‘老北京布鞋’、‘老北京唐裝’中的‘老北京’是一個形容詞,‘Old Beijing’是典型的自創白話直譯,被譯成‘Old Beijing Cloth Shoes’更是用詞不妥,‘Beijing Traditional Cloth Shoes’(北京傳統布鞋)就可以了?!?/p>
錯誤三:專業詞語翻錯“笑果”強
“養生館”咋成了“健康博物館”
SPA養生館,翻譯之后成了“SPA HEALTH MUSEUME”(SPA健康博物館),看著這樣的招牌,工作人員啼笑皆非。而且商家還將店名“身心靈”詩意地翻譯成了“BODY AND SOUL”。工作人員表示,店名作為名稱通用慣例是直接用拼音翻譯,而且SPA養生館,一般說“SPA Club”就可以了。
在王府井大街上的一家藥店內,感冒及清熱解毒類藥物的翻譯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癈old And Heat-Clearing Detoxicating”“清熱”被翻譯成“Heat-Clearing”(熱清除),這外國人能明白嗎?記者在大街上隨機采訪了兩位路過的外國游客,他們皺著眉顯然對這個詞不太明白。而當他們看到糾正過的“Cold Relief”(感冒緩解類藥物時),頓時釋然點頭,“Yeah!”工作人員表示,中醫用詞盡量避免字面直譯,因為外國人對中醫并不了解,直譯后看不明白,有安全隱患。
應對
市民講外語網站設糾錯專區
昨天被查出問題的商家,不少都表示自己是找廣告公司做的招牌,因為不懂英語,出了錯誤也看不出來。商家都表示將盡快改正牌匾上的錯誤,畢竟在王府井這個外國游客云集的地方,這些錯誤確實有些“丟人”。
不過即使發現錯誤,也不能強行要求商家改正。據了解,發現的外語問題都將反饋到市外辦,由專家組逐一審定,建議修改意見出來后反饋到街道,再由城管等部門勸說商家按照標準詞匯更改。但這也只能靠商家的自覺。
市外辦表示,目前在北京市民講外語等網站上已經掛出了《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通則》,還按醫療、商業、旅游、文化、道路交通等分出了譯法實施指南。有需要的商家可以照此查一下標準用法,不要盲目亂譯。
按照《首都國際語言環境建設規劃》,到2015年,全市范圍內公共場所標識、中文菜單以及組織機構、職務職稱的英文譯法實現全面規范。今后,本市也將不定期地對各區縣重點地區、公共場所的中英文牌匾進行檢查,及時糾正錯誤。同時歡迎發現譯法錯誤的熱心市民,登錄北京市民講外語網站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