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翻譯:
從專業角度說,除食品外,任何能改變我們生理和心理機能的物質都是藥物。很多人錯誤地認為“藥物”這個詞僅僅指某些藥品或是吸毒者服用的違禁化學品。他們沒有意識到諸如酒精、煙草這些我們熟悉的物質也是藥物。這也是現在許多內科醫生和心理學家使用“物質”這個更加中性的詞的原因。他們常用“物質濫用”而不用“藥物濫用”來清楚表明濫用酒精、煙草這樣的物質如同濫用海洛因和可卡因一樣有害。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藥物)在醫療和社交方面的使用都很廣泛的社會里:用來緩解頭痛的阿斯匹林,用來應酬的酒,早晨用來提神的咖啡,還有定神用的香煙。使用這些物質得到了社會認可,且顯然具有積極的作用,但什么時候就變成濫用了呢?首先,大多數物質的過量使用都會產生負面影響,如中毒或嚴重的感知錯亂。反復使用一種物質可以導致成癮或對該物質的依賴。依賴的最初表現是不斷增長的耐藥量,要產生預期的效果需要的藥劑量越來越大,而一旦中斷使用就會出現難受的停藥癥狀。
影響中樞神經系統、改變感知覺和行為的藥物(物質)屬于對神經起顯著作用的物質,它們通常分為興奮劑、鎮靜劑和幻覺劑。興奮劑主要起到加速或激活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而鎮靜劑則相反:減緩它的活動。幻覺劑主要影響人的感知,通過多種方式對感知加以扭曲或改變,其中包括產生幻覺。這些物質常被認為能“引起幻覺”(psychedelic一詞源于希臘語,意為“心靈顯現”),因為它們似乎能改變人的意識狀態。
n. 意識,知覺,自覺,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