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1.商品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2.絕對地租和級差地租
3.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 4.剩余價值率和利潤率
5.絕對地租和級差地租 6.什么是股票和虛擬資本? (10分)
7.絕對剩余價值與相對剩余價值 8.股票和股息
9.股權激勵 10.法人治理結構
選擇題:
1. 按馬克思的觀點,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是( )
A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 B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 C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 D個別勞動和社會必要勞動
2.若一個資本主義企業雇傭一個工人在一周內生產的價值用貨幣表現是1500美元,付給該工人的工資是750美元,則剩余價值是( ) A200% B100% C50% D25%
3.級差地租來自( )
A農產品價值與生產價格的差額 B農產品個別生產價格與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 C農產品個別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差額 D農產品價值與價格的差額
4.以下哪一項并不直接影響利潤率高低( ) A技術進步 B勞動日長短 C通貨膨脹 D資金周轉快慢
5.下列生產資料屬于勞動對象的是:—— A、原材料; B、廠房; C、工具; D、機器設備。
6.研究社會資本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
A、剩余價值的產生問題; B、資本運動的形式問題; C、資本積累的實質問題; D、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
7.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占統治地位的金融資本是:——
A、各個銀行資本溶合成長的資本; B、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溶合成長的資本;
C、銀行壟斷資本和工業壟斷資本溶合成長的資本; D、私人壟斷資本和國家壟斷資本溶合成長的資本。
8.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是:——
A、生產高度社會化和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尖銳化的結果; B、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生產資料國有化的結果;
C、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產物; D、商品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
判斷題:
1. 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2. 資本家無償占有了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可見,資本家沒有足額按勞動力價值給工人支付工資
3. 借貸資本和商業資本一樣,要求獲得平均利潤
4. 為什么說勞動力成為商品時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
問答論述題:
1.試論述馬克思主義不變成本和可變成本的理論及其重大意義
2.為什么我國現階段的收入分配施行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形式?
3.產業資本循環過程中要經歷哪些階段,并出現哪些循環形式?(20分)
4.計劃與市場問題上的傳統觀點是什么?怎樣從實際出發來實現觀念更新?(20分)
5.利潤率和剩余價值率有什么區別?影響利潤率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6.級差地租和絕對地租有什么區別?
7.馬克思怎樣說明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及工資對資本主義剝削實質的掩蓋?(20分)
8.簡述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同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別和聯系(20分)
9.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不變資本在全部資本中所占比重越大,利潤率就越低,試問為什么資本主義企業會不斷提高資本有機構成?(15分)
10.壟斷價格的形成怎樣使價值規律進一步改變了它的表現形式?(15分)
11.能否說哪個產業部門的剩余價值率高,哪個部門的剝削率就高,為什么?
12.什么是資本的國際化,它有哪些表現形式?
13.為什么馬克思認為平均利潤率存在下降的趨勢?又有哪些因素會阻礙平均利潤率下降?
14.為什么商業資本會參加利潤率平均化而借貸資本不會參加利潤率平均化?
15.股票價格形成的基本因素和影響股票價格變動的具體因素有哪些?
16.如何理解平均利潤率的二重化是利潤率平均化規律在壟斷資本統治條件下的具體表現形式?
17.什么是資本積累和資本集中?資本集中對資本主義生產發展有什么意義?
18.論述提(20分) 資本主義地價上漲趨勢成因及后果
19.價值怎樣轉化為生產價格?
20.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有哪些內容?在當代條件下如何發展創新?
21.為什么利息率的上限不等于平均利潤率?
22.既然勞動生產率與商品的價值成反比,為何資本家還要提高勞動生產率?
23.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會導致利潤率下降,則資本家為何還有積極提高資本有機構成?
分析計算題:
1. 假定社會生產由A,B,C三個部門構成,其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分別如下部門 不變資本 可變資本 A 8000 2000 B 8500 1500驗 C 4500 500 再假定各部門的剩余價值率都是100%,試求(1)各生產部門的利潤率(2)整個社會的平均利潤率(3)各部門平均利潤與剩余價值的差額
2. 一個公司除了支付一億美圓的中間產品費用,兩億美圓的工資之外,再沒有其他的投入,而它的總銷售額是八億美圓,問其附加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