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叫“古音學”? (4分)
2、《平水韻》是一部什么樣的書?它的107韻和《集韻》的108韻是什么關系?后來流行的《平水韻》106韻和107韻又是什么關系? (8分)
3、什么叫“諧聲偏旁”?舉例說明諧聲偏旁在音韻學研究上的重要性? (4分)
4、“等”字和“詩”字都從“寺”字得聲,但在上古音中,“等”在耕部,“詩”在“之”部,這是為什么? (4分)
二、下面是《詩經 魏風 碩鼠》的第一章,諾指出韻腳,說出所押的韻部,并說明押韻方式:(5分)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士。樂士樂士,爰得我所。
三、請說明下列兩個句子中帶橫線的詞的用法,并說明兩種用法的區別:(5分)
1、君子之學也以羞其身。
2、吾妻之羞我者,私我也。
四、解釋下列句子帶橫線的虛詞。(10分)
1、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2、楚國方城叢為城,漢水以為池。
3、百萬之眾折王外,今又內圍邯鄲而不去。
4、 《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
5、焉用亡鄭叢陪鄰?
五、解釋下列句中劃橫線的詞:(15分):
1、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2、姜氏何厭之有?
3、從臺上彈人,而觀其壁丸也。
4、大決所犯,傷人之多,吾不克教也。
5、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
6、不龜手之藥。
7、入而徐趨,至而自謝.
8、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9、八月斷壺,九月叔苴。
10、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11、坐法當斬。
12、此在兵法,顧諸君不察耳。
13、籍福起為謝,案灌夫項令謝,
14、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情。
15、老子猶堪墊大漠,諸君何至泣新亭。
六、“三”在古文中,有時表示多數,有時表示不確指,有時又是確指,請說明下列句中的“三”各表示什么意義:(5分)
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2、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七、下面幾個句子中的“引”各是什么意思?哪個是本意?并說明各個引申意與本意的引申線索。
1、引望西望,而愿一得歸。《戰國策?秦策》
2、且子獨不見夫桔槔者乎?引之則府,舍之則仰。《莊子?天運》
3、 引弓射之,豕人立而啼。(論衡?訂鬼》
4、善張網者引其綱。《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5、孔子引而教之。《論衡?率性》
八、說明下列各字屬于“六書”中的哪一類:(5分)
雀、責、赤、斤、水、
下、羊、朱、沐、劣
九、下面這首詩詩句錯亂,請按律詩的格律復原,并標明句型(a、b、A、B)及平仄格式:(10分)
送友人 (李白)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孤城。
十、給下面這段古文加上標符號,翻譯成現代漢語:(20分)
子皮欲使尹何為邑子產曰少未知可否子批曰愿吾愛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學焉夫亦愈知治矣子產曰不可人之愛人求利之也吾子愛人則以政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傷實多子之愛人傷之而已其誰敢求愛于子子于鄭國棟也棟折榱崩僑將厭焉敢不書言子有美錦不使人學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學者制焉其為美錦不亦多乎作僑關學而后入政未聞以政學者也若果行必有所害譬如田?射?貫則能獲禽若未嘗登車射?則敗績厭覆是?何暇思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