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斷題(每由1分,共10分)
1.給社會帶來危害的行為就是違法。( )
2.無產階級專政理論是建立社會主義法的指導思想。( )
3.實現“一國兩制”,人民中國的法也會出現“一國兩法”的獨特情況。( )
4.法律意識屬于社會意識,而法是一種客體化、制度化了的東西,屬于社會存在。( )
5.利益是人們滿足一定需要的意志指向,是主觀現象。( )。
6.法所體現的正義,本質上是統(tǒng)治階級認為是正義的正義。( )
7.在我國,剝削階級已被消滅,社會主義法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它已不再是階級統(tǒng)治的工具了。( )
8.封建制法的重大特點之一是形式上的平等掩蓋著事實上的不平等。( )
9.法律制裁是國家對違法者的懲罰性措施。( )
10.不實行法治,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法律秩序。( )
二、簡釋概念(每題4分,共20分)
1.法本身的價值’
2.法的確認性價值
3.法的保護性職能
4.不占統(tǒng)治地位的法律意識
5.專門法律原則
三、簡答下列問題(每題6分,共45分)
1.使人承擔法律責任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2.何謂恢復權利性措施?它與懲罰性措施的區(qū)別何在
3.在人民中國,法律關系的主體有哪些?
4.什么是絕對的法律關系?在這種關系中權利人利益的確定和實現,依靠什么人的什么行為?
5.什么是法律調整對象?
6.就調整方法看,法律調整有哪兩種基本的類型?
7.法的科學概念,至少應包括法的哪一些基本屬性?
8.法與社會團體(組織)規(guī)范的區(qū)別何在?
9.法制與法治有何不同?
四、論述題(25分)
論我國社會主義法在實現“科技興國”中的作用。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考研英語 > 考研專業(yè)課 > 中國人民大學 > 正文
?
- 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