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30分)
1.誠實、信用
2.宣告失蹤
3.私營企業(yè)
4.重大誤解
5.訴訟時效中斷
6.犯罪構成
7.意外事件
8.犯罪中止
9.附加刑
10.從重處罰
二、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對民法的調整對象和基本原則是怎么規(guī)定的?
2.試述正當防衛(wèi)的合法條件。
三、案例分析(每題20分,共40分)
1.公民甲向公民乙出租房屋時未定租期,但甲提出:一旦甲的兒子從外地調回本市工作,甲便與乙解除租賃關系,乙表示同意。2年后,甲的兒子調回本市工作,甲要求乙搬出所租房屋,乙以自己無處居住為由拒絕搬出,甲為此訴至人民法院,請求解除租賃關系,強制乙搬出甲的房屋。請說明甲與乙的租賃房屋行為屬于何種類型的民事法律行為?人民法院應如何處理此案?有什么根據(jù)?
2.王某(男,25歲)教唆田某(男,15歲)盜竊某單位高級音響一套(價值人民幣一萬余元)。請根據(jù)刑法的有關規(guī)定,說明王某、田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是否屬于共同犯罪,如何承擔刑事責任?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首頁 > 考研頻道 > 考研專業(yè)課 > 中國人民大學 > 正文
?
- 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