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物質B氣體的物態方程為P(Vm-b)=RT式中b為正的常數,Vm為該氣體的摩爾體積。
(1) 請證明
(2) 請求該氣體由(T,P1)變到(T,P2)的ΔHm,ΔUm。
2. (12分)在660.7K時,純K和純Hg液體的蒸氣壓分別為433.2kPa和170.6kPa,K和Hg的量相等的液體混合物上方平衡氣相中,K和Hg的分壓各為142.6kPa和1.733kPa。
(1) 分別寫出K和Hg氣液平衡的相平衡條件。
(2) 寫出液體混合物中,K和Hg的化學勢用活度的表示式,并求出K和Hg在液體混合物中的活度及活度系數。
(3) 在660.7K,101.325kPa下,由0.5mol的K液體和0.5mol的Hg液體等溫等壓形成液體混合物,請求ΔmixG。
(4) 假設K和Hg的活度系數與溫度無關。請對(3)中的混和過程求出ΔmixS和ΔmixH。
(注:對計算中所作的合理近似必須指明)
3. (8分)由下列所給物質的數據,通過計算并根據熱力學原理判斷在298.15K的H2氣氛中,各物質的分壓皆為101.325kPa時,B2H6(g)與B5H9(g)何者穩定?(設氣體為理想氣體)
物質及相態 (298.15K)/kJmol-1 (298.15K)/JK-1mol-1
H2(g) 0 130.59
B2H6(g) 31.4 232.88
B5H9(g) 62.8 275.64
4.*(8分)(1)Br2分子的轉動特征溫度θr=0.116K。求298K下,Br2分子理想氣體占據轉動量子數J=1能級上的幾率。
(2) Ne和Ar原子的摩爾質量分別為20.18gmol-1和39.95gmol-1。兩原子的電子都是只占據非簡并的基態。求同溫同壓下Ar和Ne原子理想氣體的摩爾熵差。
5. (12分)300K時,研究反應A2+2B=2C+2D,有下列實驗事實:
第一次實驗,按化學計量比進料,測得下列數據:
t/s 0 90 217
/moldm-3 0.020 0.010 0.0050
第二次實驗,0=0.020 moldm-3, [A]0=0.020 moldm-3時,反應速率為第一次實驗的1.4倍。
(1) 總反應速率方程為r=k[A2]xy,請求x,y及k。
(2) 實驗測得320K之t1/2為300K時之1/10,求反應的實驗活化能。
(3) 推測可能的反應歷程,并得實驗活化能與所設反應歷程各元反應活化能的關系。
6. (6分)快速反應 中正向為一級,逆向為二級反應,如用馳豫法測定速率常數,請推導馳豫時間的表達式。
7. (8分)298K時,下述反應達到平衡。
Cu(s)+Cu2+(a2)=2Cu+(a1)
(1) 設計合適的電池,并由φθ值求反應的平衡常數Kθ。
(2) 若將Cu粉與0.1molkg-1的CuSO4溶液在298K共搖動,計算達平衡時Cu+的濃度。
已知:φθ(Cu2+,Cu+)=0.153V,φθ(Cu+,Cu)=0.521V
結構化學(40分)
1. 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 ψ是描述 a 的波函數。
(2) 邊長為l的立方勢箱中粒子的零點能為 b 。
(3) 氫原子D1s的極大值在 c 處。
(4) 3dxy軌道的角動量為 d 。
(5) Mn原子的基態光譜支項為 e 。
(6) C2分子的鍵長比C原子的共價雙鍵半徑之和短的原因是 f 。
(7) 在 、 、 和 中最易發生John-Teller畸變的是 g 。
(8) 鐵的原子序數為26,化合物K3[FeF6]的磁矩為5.9βe,而化合物K3[Fe(CN)6]的磁矩為1.7βe,產生這種差別的原因是 h 。
(9) 半徑為R的圓球構成的體心立方堆積中,八面體空隙可容納的小球的最大半徑為 i 。
(10) 長石、沸石類硅酸鹽中[SiO4]四面體的4個頂點都相互連接形成三維骨架。這些骨架型硅酸鹽的骨架都帶有一定的負電荷,其原因是 j 。
2. 判斷下列分子或離子所屬的點群、極性和旋光性(7.5分)
(全交叉式)
3. 在HI的振動光譜圖中,觀察到2230cm-1強吸收峰。若將HI的簡正振動看作諧 振子,則(共9.5分)
(1) 說明此簡正振動是否為紅外活性;(1.5分)
(2) 計算HI的簡正振動頻率;(2分)
(3) 計算零點能;(3分)
(4) 計算HI簡正振動的力常數。(3分)
4. *已知金屬鎂的原子半徑為160pm,它屬于hcp型結構,(共13分)
(1) 指出鎂晶體的特征對稱元素和空間點陣型式;(2分)
(2) 寫出晶胞中原子的分數坐標;(2分)
(3) 若原子符合硬球堆積規律,請計算金屬鎂的摩爾體積;(4分)
(4) 求d(001)值;(2分)
(5) 用波長為154pm的X射線攝取粉末衍射圖,衍射002的衍射角多大?(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