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古代文學
(一)填空(將答案填在橫線上,每空1分,共l0分)
1.《天問》的作者是______。
2.《七發》的作者是________。
3.阮籍長于五言詩,其代表作為______。
4.劉義慶的代表作是______。
5.《河東先生集》是唐朝________的文集。
6.《霍小玉傳》的作者是______。
7.成語“江郎才盡”的“江郎”指南朝梁詩人______。
8.江西詩派的開創者是______。
9.元雜劇《倩女離魂》的作者是______。
10.《三遂平妖傳》的作者是______。
(二)判斷(正確的在括號內打v。錯誤的在括號內打x,每題1分,共5分)
1.提出詞“別是一家”的是詞人辛棄疾。()
2.《詩經》中的“三頌”包括“周頌”、“魯頌”、“商頌”。()
3.“桃花庵主”是清代孔尚任的號。()
4.《三國志平話》屬于講史話本。()
5.傳奇小說《會真記》就是《鶯鶯傳》。()
(三)名詞解擇(每題3分,共15分)
1.駢文
2.《昭明文選》
3.唐宋派
二、中國現當代文學試題(共30分)
(一)、名詞解釋:(每題5分,本大題共15分)
1.譴責小說
2.“純詩”
3.尋根文學
4.歐陽修
5.《浣紗記》
(二)、填空:(每空0.5分,本大題共15分)
1.“新文學“這__概念是對1919--______間中國文學的指稱.
2.早期“酣譯文學”中,最先產生轟動性影響的作品是林紆等譯的______。
3.“古雅”說是著名文學理論家______提出的一個美學概念。
4、章太炎最為推祟、對魯迅也發生了深刻影響的古代文學類型是______。
5.“五四”文學革命在語言文體方面的最大建樹是確立了______的地位。
6.魯迅在寫作《野草》之前曾創作過散文詩______。
7.臺灣新文學運動發端于______年。
8.《玉梨魂》是______派文學的代表作。
9.《棄婦》是早期象征派詩人______的代表作。
10.新月派的理論旗幟是人性論與______。
11.老舍的寓言體長篇小說是______。
12.新感覺派的代表作家有______等。
13.“太陽”和______是艾青詩的兩個主要意象。
14.吳祖光抗戰時期的代表性劇作是______。
15.趙樹理借簽和改造傳統小說,創造了一種______體的現代小說形式。
16.在長篇小說______中,比較成功地塑造了敵方高級將領張靈甫這一“反面形象“
17、茹志鵑在建國后十七年文壇上的代表作是______。
18.“文革”期間,詩人郭路生寫下了______等流傳甚廣的作品。
19.在新時期詩歌創作領域,代表了“文化尋根”詩歌成就的詩人,是《諾日朗》《半坡》等大型組詩的作者______。
20.在新時期戲劇領域大膽進行現代主義嘗試,并取得了較突出成績的劇作家是《絕對信號》等話劇的創作者______。
21.巴金的《隨想錄》.楊降的______和丁玲的《牛棚小品》等,是新時期敬文直面現實、反思歷史的力作。
22.______的“京味小說”代表作有《那五》《煙壺》等。
23.寫出一篇新歷史小說的代表作:______。
24.在中篇小說______中,作家劉震云以小林為主人公,敘寫出極其平庸瑣碎的當代日常生活景況,被認為體現了“日常生活的詩性消解”。
25.一般認為,《透明的紅蘿卜》是先鋒小說作家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26.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陸散文創作的一個重要現象是。出現了被人稱為“學者散文”或“文化散文”的形態,這些散文的著名詐者有余秋雨、______等。
27.賈平凹的長篇小說______和張煒的《古船》,標志著新時期反映改革的文學躍上一個新的層面,開始轉入對復雜的民族文化傳統進行文學審視。
28.在九十年代對女性個人體驗的極端化敘述方面,陳染的小說引入矚目,______是其有影響的作品之一。
29.小說《又見棕櫚,又見棕櫚》是臺灣“無根的一代”的代言人______的代表作。
30.金庸原名______,他與梁羽生.古龍三人號稱新武俠小說“三大家”。
三、外國文學部分
(一)、填空(每空1分):
1.《源氏物語》是()國作家()的作品。
2.“俳圣”指的是()國的()。
3.《等待戈多》為()派戲劇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是()。
(二)、判斷是非(每題1分):
1.泰戈爾的散文詩集《戈拉》在其創作中占有突出地位。
2.阿基琉斯是菏馬史詩《奧德修記》的主人公。
3.《三個火槍手》是大仲馬的名作,又譯為《三劍客》。
(三)、選擇,在相關的作家、作品、國別間連線(每連對一線1分):
1。《白夜》斯特林堡俄國
《青鳥》霍桑美國
《紅字》妥斯妥耶夫斯基日本
《黑潮》德富蘆花瑞典
2.《草葉集》契河夫
《金薔薇》惠特曼
《櫻桃園》巴烏斯托夫斯基
四、文藝理論部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4分)
1.文學體裁的三分法是將作品分為抒情類,敘事類和().
2.“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出自馬克思的()
3.接受美學認為()為文學的決定因素。
4.文學活動的四要素有作家、作品、讀者和()。
(二)、選擇(每題1分,共3分)
1、“立象盡意”之說出自()。
(1)《莊子》(2)《周易》(3)《論語》(4)《孟子》
2、韋勒克、沃倫的《文學理論》的基本觀念屬于()。
(1)新批評派(2)結構主義(3)解構主義(4)存在主義
3、“種族”、“時代”、“環境”三因素論的系統提倡者是()。
(1)歌德(2)左拉(3)丹納(4)克羅齊
(三)、判斷(無須改正,每題1分,共4分)
1.文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的區別,僅僅在于形式()
2.“風格即人”不應理解為文學風格是道德人格的直接反映。()
3.對作品的正確解讀就是不帶任何先入之見而直探作者本意。()
4.母題就是文學史上反復出現的主題思想。()
(四)、名詞解釋(4分)
文學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