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古代文學 (30分)
一、填空題(O.5×lO=5)
1.《詩集傳》的作者是______ .《毛詩正義》的作者是______。
2.“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出自______ 的______ 。
3.我國最早的一部文人詞總集是______一一 編的______。
4.散曲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 兩種主要形式。
5.《墻頭馬上》中的男女主人公是______ 和________ 。
二、判斷題(1×5=5)
1.《關雎》是一首吟詠“后紀之德”的詩歌。 ()
2.《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長篇抒情詩的藝術典范。 ()
3.“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出自常建的《烏鳴澗》 ()
4.“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是蘇拭對柳宗元在散文史上地位
的評價 ( )
5.《官場現形記》的作者是李伯元。
三、名詞解釋(3×4=12)
1.《樂府詩集》
2.“郊寒島瘦”
3.婉約派
4.南戲四大傳奇
四、簡述故事梗概(4×2=8)
1.《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2.《桃花扇》
中國現當代文學(共30分)
一、名詞解釋: (每題4分,本大題16分)
1.《嘗試集》
2.雜文
3.新月派
4.反思文學
二、填空題: (每空0.5分,本大題14分)
l.在晚清文學革新中,影響和成就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
2.《斷鴻零雁記》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3.魯迅認為 “五四” 時期最成功的文學體裁是____________
4.南國社成立于____________________年代。
5.魯迅自稱其《故事新編》中使用的“古今雜糅”的手法為__________________
6.曹禺根據巴金作品改編的一部優秀劇作是 《 》 。
7.蕭紅在四十年代初創作了諷刺性長篇小說《 》
8.解放區土改小說的代表作有 《暴風驟雨》和《 》 。
9.艾青詩歌的中心意象是______________和太陽。
10.趙樹理創造了____________體的現代小說形式。
11.劉云若是三四十年代______________ 籍的社會言情小說家。
12.《漢園集》三詩人是戴望舒、何其芳和______________
13.早期的沈從文屢屢稱自己為______________人。
14.杜荃是__________ 的筆名。
15.《中國新文學大系》是三十年代由____________ 公司出版的。
16.老舍小說構筑了一個廣大的“____________世界”。
17.《將軍三部曲》 (詩歌)的作者是__________
18.傳統戲曲《十五貫》所屬的劇種是______________
19.五十年代中期揭露現實生活矛盾的小說代表作有王蒙的《 》等。
20、朱老忠是作品《 》中的主人公。
21、六十年代在文藝性散文創作中影響最大的作家是楊朔、劉白羽和____________
22.宗璞創作的《我是誰》在新時期小說中較早運用了____________手法。
23.短篇小說《大淖紀事》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24.林海音的長篇小說 《 》 是臺灣鄉愁文學的代表作之一。
25.寫出兩位“新寫實小說”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
外國文學部分(共20分)
一、填空(每題0.5分,共4分)
1.《丁登寺》是( )國詩人( )的作品。
2.( )國詩人( )寫了《古舟子詠》。
3.謝爾蓋神父是( )國作家( )同名小說中的人物。
4.德.端那夫人出自( )國作品( )。
二、判斷(畫√或×,共3分)
1.《約伯記》是《圣經·新約》中的一卷。
2.《戈拉》是泰戈爾的劇作。
3.《塊肉余生述》就是狄更斯的小說《大衛.科波菲爾》。
三、解釋(共8分)
1.“薩迦”
2.《鼠疫》內容簡介
四、選擇(將有聯系的作家、作品、人物連線,共5分)
1.普希金
《自由頌》 奧維德
《變形記》 雪萊
卡夫卡
2.堂.吉河德 白月騎士
青銅騎士
3.拜倫
《普羅米修斯》 歌德
《無病呻吟》 莎士比亞
《無事生非》 莫里哀
第二部分 文藝理論部分(共2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4分)
1、“立象盡意”之說最早見于_______。
2、“三一律”中只有________律為亞里士多德明確提出,余者皆為附會。
3、廣義的文學語言指的是________。
4、在西方,抒情詩地位上升并超過敘事詩是在________文學運動中實現的。
二、選擇(每小題1分,共4分)
1.“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的表述出自馬克思的( )。
A、《資本論》 B、《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
C、《<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 D、《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2.體現了新批評派本文中心論的主要術語是( )。
A、意圖謬見,感受謬見 B、文學性、陌生化
C、垂直接受,水平接受 D、期待視界、視界融合
3.俄國形式主義將文學視為( )。
A、對現實的反映B、內在情感的表現
C、語言的特殊用法D、神秘趔的顯現
4.“語言是存在的家園”是( )的名言。
A、梅洛-龐薄B、薩特C、海德格爾D、給特根斯坦
三、判斷(每小題1分,共4分)
1.模仿論是西方最古老的關于文藝起源和本質的解釋。( )
2.解構主義雖與結構主義結論相反,但其出發點卻與之相同,即意義源自符號之間的區關系。( )
3.釋義學循環是可以通過排除成見,價值中立來加以避免的認知謬誤。( )
4.同樣的內容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來表現而本身并不發生變化。( )
四、名詞解釋(4分)
互文性(或譯“本文間性”)
五、簡答(4分)
主題與母題有何區別?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考研頻道 > 考研專業課 > 南開大學 > 正文
?
- 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