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業務課:
一,名詞解釋題:(通常是5題20分,99年為10題30分)
分屬 章節 備注
2000——
采訪計劃 采訪學 采訪的策劃與準備:采訪準備的進行 C+p
第二代導語 寫作學 消息的基本構成:新聞導語的產生和發展
模塊式編排 編輯學 報道的合成:不能面編排的方式
評論的立意 評論學 新聞評論的選題與立意
巡禮 寫作學 通訊寫作的一般技巧:通訊的種類和特點
1999——
報道思想 采訪學 采訪的策劃與準備:報道思想的明確 C+p
新聞背景 寫作學 消息的基本構成:新聞背景
對比式導語 寫作學 消息的基本構成:新聞導語
新聞素描 寫作學 特色通訊的寫作:新聞特寫、速寫和素描
版面 編輯學 報道的合成:版面空間
版樣 編輯學 報道的合成:版面設計的程序
微型評論 評論學 新聞評論的種類
歸納推理 評論學 新聞評論的論證和謀篇:新聞評論的邏輯推理方式
垂直式版面 編輯學 報道的合成:版面編排的方式
新聞職業道德 采訪學 記者的修養與條件:高尚的道德 C+x
1998——
新聞素描 寫作學 特色通訊的寫作:新聞特寫、速寫和素描
接近性啟發引導 采訪學 采訪的方法與實施:提問技能的掌握 C+m
組合報道 編輯學 ?報道的配置
編后 評論學 短評、編者按及其他:編者按的形式
思想述評 評論學 記者述評:幾種類型 注意:與思想評論的區別
1997——
新聞政策 采訪學 感知與判別新聞:新聞政策 C+d
新聞線索 采訪學 采訪的策劃與準備:新聞線索的獲取 C+p
新聞職業道德 采訪學 記者的修養與條件:高尚的道德 C+x
大標題 編輯學 報道的合成:版面元素:標題
校正 編輯學 新聞的梳理:?
(考題分布)
采訪學:
采訪的策劃與準備 3
記者的修養與條件 2
采訪的方法與實施 1
感知與判別新聞 1
寫作學:
消息的基本構成 3
通訊寫作的一般技巧 1
特色通訊的寫作 2
評論學:
新聞評論的選題與立意
新聞評論的種類
新聞評論的論證和謀篇
短評、編者按及其他
記者述評
編輯學:
報道的合成 4
報道的配置 1
新聞的梳理 1
二,填空題或選擇題(10分)
1997——
新聞記者是:專業的條查研究人員
深入采訪的標志是:抓特點、抓本質
《戰后諒山》一文的作者是:?
《塞上行》一書的作者:范長江
標題的基本要求是:具體、準確、鮮明、生動、簡練
1998——
邵飄萍的座右銘:謙虛不流于諂媚,莊嚴不流于傲慢。
范長江《中國西北角》的第一篇是_________。
鄧拓的雜文名著是《燕山夜話》署名馬南邨。
法拉奇采訪鄧小平的時間是__________。
在觀察的領域里機遇只偏愛那些有準備的頭腦是巴斯德的名言。
編輯工作的四項基本任務是選擇稿件修改稿件制作標題配置與合成稿件。評論語言追求的方向是嚴肅與生動的統一。
綜合分析后知道這個題型主要考察的是業務理論中小篇幅的原理、論斷以及業務課本中的常識性內容。
因此在第二階段復習的時候要將點找到并加以歸納。主要是在閱讀的時候要認真。:重要的新聞工作者、其觀點、理論、著作、事件等。
注意到新聞業務的學習也是緊扣書本,對其在細節把握沒有差錯的情況下,某些理論性強的章節也要注意其論述結構。
三,問答題。(40分)
2000——
深度報道的特點:寫作學
新聞評論的三大要素,試舉例說明:評論學
什么叫版面空間,其意義何在:編輯學
中國記者如何全面看待搶新聞:采訪學
1999——
堅持新聞報道的思想性要求有哪些主要業務要求(手段):采訪學
記者技能修養的重要性及主要內容有哪些:采訪學
解釋性新聞與純新聞有何不同:寫作學
為什么報紙和廣播電視都提倡依托新聞配發言論:評論學
廣播電視中的主持人節目形式大體上具備哪些要素或特征:廣播電視新聞學
編輯修改稿件應掌握哪些主要特點:編輯學
社論寫作中有哪些主要要點:評論學
新聞評論的具體作用有哪些:評論學
1998——
新聞報道不善于用事實說話的主要表現有哪些:采訪學
記者工作中侵犯隱私權有哪些表現:采訪學
外國新聞客觀報道的主要表現手法是指什么:(無明確出處)
現代技術的運用在報紙版面上有哪些明顯的變化?:編輯學
短評的具體特點是什么:評論學
1997——
怎樣認識新聞采訪調查研究的關系:采訪學
怎樣全面理解“搶新聞”:采訪學
現場短新聞的要素是什么?為什么要提倡寫現場短新聞:采訪學、寫作學新聞評論說理的喻證法和例證法有什么不同,試舉例說明評論學從上面的試題分析知:問答題的考察主要具有兩個層次的內容,第一個層次是書本的層次,這個層次又分為兩個小層次,較低的一個是對業務術語或業務對象的掌握,較高的一個涉及對業務的理解;第二個層次則常常是那些在書本中位置并不起眼的內容,但對于從事新聞工作的人又是必須掌握的。
這意味著在閱讀課本的過程中,要逐漸提高對自己的要求,把自己當作一個專業的新聞人,需要對那些在自己工作中不可避免要遇到的問題保持思考。
四,實踐題。(30分)
——2000
作品分析:羊年第一羔(12)
結合報道配發短評(18)
——1999
結合復旦大學新聞系學生倡導“綠色新聞”的報道配發評論(15)
從采訪寫作角度分析通訊特色(15)
——1998
從采訪寫作的角度評析新聞特色(10)
將新聞改寫成消息(20)
——1997
配合新聞寫600字左右的短評(30)
如果說問答題主要是考察對于業務的理解,那么實踐題就是考察真刀真槍的本領。要想成為一個好的新聞人,內在的修養,包括思想和理論的修養都是必要的,但是要真正成為一個好的新聞人,實踐上的工夫才是現實性的,通過實踐,潛在的素質才會轉化為工作的能力。
具體分析發現,實踐題因為是書本上沒有答案的東西,只有對書本中的知識有深入、透徹的理解,只有達到可以很好運用的程度,才能敏感地分辨出問題的要害在什么地方。作品分析要求運用采訪寫作的角度和觀點,這意味著對這兩本書的體系結構問題脈絡,也就是如何組織采訪和寫作學問的方法,有一個極清楚的概念。
評論始終是最能體現記者功力的地方。提高自己的評論寫作能力,是獲得高分必不可少的環節。有時,考題是對新聞業務的某些理解與評論結合了起來。這實際是問答題考點的延伸。
中外新聞史:
99以前,新聞理論和中國新聞史是結合在一起考的,外國新聞史差不多沒有任何涉及。從99年開始,外國新聞史開始和中國新聞史結合在一起考察。99年外國新聞史的分值是32分,2000年的分值是47分,估計現在外國新聞史已經占到一半的比重。而外國新聞史的考察點也從傳統的蘇聯新聞史轉移到西方發達國家的新聞史上。
一,名詞解釋(30分)
2000——
《大江報》案
豎三民
《火星報》(俄國)
李普曼?
有線電視網(美國)
1999——
《論出版自由》
時務體
《新萊茵報》
《熱血日報》
“新華軍”?
1998——
時務體
《勞動界》
《實際應用新聞學》
《熱血日報》
新華軍?
時務體
——1997
時務體
四大副刊
《新生》周刊
1996——
“開元雜報”
暫行報律風波
〈申報·自由談〉
“新生事件”
朱惺公?
“報紙是集體的組織者”
便士報
考察的重點顯然是那些正面的,具有歷史地位的,在書本中具有相當篇幅的內容。這些重點可能是歷史上的,也可能是新聞學術方面的,或新聞事業發展方面的。
對新聞史史實的掌握,特別是那些比較重要知識點的掌握,應該有多個層次,而名詞解釋通常不會出那些過程太復雜、內容太豐富的知識。做名詞解釋的針對性復習時要注意這個特點。應該準備一套歸納名詞的方法,對知識點有一個全面的歸納。讀課本時對沒有特別歸納的知識點也要有意識地加強記憶。
二,填充題。
對有新聞史價值的事件、報刊、人物和著作的記憶。
三,簡答題。(30分)
1999——
〈察世俗〉與〈東西洋考〉的異同
簡述美國四大廣播電視網
建立世界新聞傳播新秩序是何時提出的
1998——
簡述謅韜奮的主要辦報活動
1997——
簡述國共合作后革命報刊大發展的主要表現
劉少奇〈對華北記者團的講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簡述題主要考察那些內容含量及其史學價值中等的知識點。也有可能是內容含量和價值高的知識點進行縮減,或單考某一個方面。
四,論述題。(40分)
2000——
建立國際新聞新秩序的口號怎樣提出來的,有何重要意義,發展中國家為此進行了哪些
斗爭
在延安整風運動中,黨報理論有哪些重要發展
1999——
論述五四時期〈新青年〉的發展歷程
評述1956年新聞工作改革的經過、重點和收獲
1998——
試述1815年至1911年間中國近代報業的發展軌跡。
1997——
論述〈新青年〉從民主主義刊物發展為社會主義刊物的過程。
1996——
試論新記〈大公報〉的四不方針,業務特色及其是非功過。
什么形勢下出現1956年〈人民日報〉改版,它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為何改版沒有再進行下去。
總的說來論述題考察的是新聞史中內容含量大,史學價值高的重點內容,以上這些題除1998年的發展軌跡和1996年的〈大公報〉外無不是巨大的重點內容,因此論述題相對來說還是屬于容易拿分的內容。但是2001年考了謅韜奮的辦報歷史和世界的四大通訊社。這個事實表明,今后那些非黨派的,但是基本屬于正面新聞力量的人物和事件,還有發達國家的重要貢獻都被增加進了重點的范圍。而且今后可能還會向學術界的熱點方向發展。
1998年的試題是屬于要求特別高的題目,這種題目是不可能復習到的。但這也說明復習方法是對課本有一個非常的熟悉,特別是要有一個歷史的概念,而不是知識點的松散排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