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翻譯:
過去經濟衰落的日子會不會重來?自從石油輸出國組織在3月決定減少原油供應,原油的價格便從去年12月的不到10美元一桶上升到約26美元一桶。這次近3倍的漲價令人想起了1973年和1979~1980年兩次可怕的石油恐慌,當時的油價分別漲了4倍和近3倍。前兩次的油價暴漲都導致了兩位數的通貨膨脹和全球性的經濟衰退。那么這次警告人們厄運來臨的頭版新聞都到哪里去了呢?
本周伊拉克暫停石油出口,這使油價又一次上揚。強勁的經濟增長勢頭,隨著北半球冬季的到來,有可能在短期內使石油價格漲得更高。
然而,我們有充分的理由預期這次油價暴漲給經濟帶來的影響不會像20世紀70年代那么嚴重。與70年代相比,現在多數國家的原油價格占汽油價格的份額要小很多。在歐洲,稅金在汽油零售價的比例高達4/5,因此,即使原油價格發生很大的波動,汽油價格所受的影響也不會像過去那么顯著。
發達國家對石油的依賴性也不如從前,因此對油價的波動也就不會那么敏感。能源儲備、燃料替代以及能源密集型重工業的重要性的降低,都減少了石油消耗量。軟件、咨詢及移動通訊消耗的石油,比鋼鐵、汽車行業少得多。發達國家國民生產總值中每一個美元所消耗的石油量比1973年少了近一半。國際經合組織在最近一期的《經濟展望》中估計,如果油價持續一年維持在22美元左右,與1998年的13美元一桶相比,這也只會使發達國家的石油進口在支出上增加GDP的0.25%~0.5%。這還不到1974年或1980年收入減少部分的1/4。另一方面,進口石油的新興國家由于轉向了重工業,消耗能量更大,因此可能會受到石油危機的強烈影響。
另外一個不應因油價上升而失眠的原因是,與20世紀70年代不同,這次油價上升不是發生在普遍的物價暴漲及全球需求過旺背景之下。世界上很多地區才剛剛走出經濟衰落?!督洕鷮W家》的商品價格指數與一年前相比總的來說也沒有什么變化。1973年的商品價格躍升了70%,而1979年也上升了近30%
n. 過量,超過,過剩
adj. 過量的,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