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原理
一、選擇題(第一年加入,每個3分)
1.我國網民的數量
2.3G的G是什么含義
3.網絡中的MSN和QQ聊天屬于
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
4.傳播學的集大成者
(其中一個忘了,不過都比較簡單)
二、名詞簡述(每個6分)
1.全球媒體
2.象征互動理論
3.“知識溝”理論
4.“第三人效果”理論
5.“框架”理論
(09年有最起碼七成的題是受眾和效果那兩章的,今年依舊,效果理論中09年沒考的,今年幾乎都考到了。)
三、論述(每個25分)
1.梅羅維茨媒介理論的創新和發展,結合實際。
2.使用與滿足?優點和缺陷,結合實際。
3.傳播效果研究的發展,與我們實際結合一類的。
四、一篇文章,“領導上網、何須微服私訪”(第一年加入,30)結合傳播學或相關學科的角度,寫評論。1000字左右。
新聞業務(沒有名詞解釋了)
一、填空題(35)(常識,時政09年的選擇沒有這么多,但問題差不多。共10道,沒記住那么多)
1.問全了從建國以來的各位主席
2.問全了從建國以來的各位總理
3.“逝世的流行音樂之王”
4.我國網民定的第一個網絡節日
5.海峽兩岸“三通”
二、簡述題(每個15)
1.解釋性報道的基本特征。
2.新聞編輯把關的特點。
三、論述題(30)
財經新聞深度報道第一手消息的基本方法。
四、評論(55)
一篇關于錢學森談“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問題”的文章。寫評論,1000——2000字。
題少了,份量大了,要發揮了
新聞卷的填空題補充
1、1984年軍委主席鄧小平閱兵
2、鳩山由紀夫在聯合國的發言
3、中美兩國最早的互訪和最近奧巴馬來華
4、世界媒體峰會
總體來說,今年的題出的比往年稍微靈活了些。除了傳播學增加了選擇題和評論之外,簡答幾乎每到都要求聯系實際來答,因此發揮空間較大,而且換了新教材之后,新內容出現率很高(名解3道,簡答一道)。另外,業務部分填空涵蓋面較廣,關鍵在于平時積累。
題量還好,不算太大,只要調配好就能在規定時間之內答完。
反正只要平時復習扎實全面,答起來還是滿得心應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