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
1.政府間事權劃分、政府間①( )劃分和政府間②( )構成了政府間財政關系的主要內容。在政府間事權劃分方面,宏觀經濟穩定方面的事權一般劃歸③()政府,再分配方面的事權一般劃歸④()政府,而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⑤( )政府更適合于發揮文要作用。
2.依照預算年度的起止時間不同,可以將其分為①( )制和②( )制兩種財政年度。
3.一般地,在復式預算制度中,經常預算收入的主要來源為①(),資本預算則主要以②()為收入來源。
4.專項財政補助屬于()財政補助。
5.1973年我國稅制改革,流轉稅試行()稅。
6.進口關稅的完稅價格以( )為依據。
7.農業稅的征稅對象是( )。
8.所謂稅收抵免是指( )。
9.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的主要作用是()。
二、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24分)
1.國際間雙重征稅
2.先行給付制原則
3.財政政策
4. 財政支出彈性
5.國家金庫
6. 零基預算
三、簡答題
1.為了維護消費者的正當權益,政府對具有顯著自然壟斷特征的行業實行價格管制和提供財政補貼確有必要。
2.地方政府也能很好地承擔收入再分配職能。
3. 利改稅是將原來國有企業向國家上繳利潤的辦法,改為按規定的稅種和稅率征稅的辦法,從理論和實踐都證明這是完全正確的。
4.按照比例稅率10%,對個人收入征稅,收入100元的征10元稅,收入10000元的征1000元稅,收入多的多征稅,很好地體現了對納稅人收入水平的調節。
5.各級政府設置的預算周轉金是一種以有償方式安排使用的財政資金。
6.全面預算調整,屬于政府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的職權范圍。但是,其預算調整方案必須經過同級立法機構批準。
四、選擇題(注;以下各題中包括單項選擇和多項選擇兩種題型。多選、少選、錯選均不能得分。每題1.5分,共24分)
1.在以下各種財政收人形式中,( )屬于強制性財政收入:
A. 國有企業收人 B規費收入
C.稅收收入 D債務收入
2.在以下各類產品中,明顯具有公共產品特征的產品是:
A.面包 B、航標燈 C高速公路 D、空氣凈化
3.政府為提供公共服務籌集資金而收取使用費所依據的原則是:
A.橫向公平原則 B. 縱向公平原則
C. 受益原則 D. 能力原則
E、行政效率原則
4.在以下財政支出項目中,用于轉移性財政支出項目的有;
A.公共工程投資 B對個人的財政補貼
C、事業費支出 D失業救濟
5.在我國,國債利率的確定一般以( )為基礎。
A財政收入規模 B利息負擔
C.證券市場利率 D銀行存款利率
6.差額預算管理是指:
A.行政單位全部收入上繳,支出全部由財政撥付
B、先以事業單位本身收入抵補支出,不足部分由財政撥付
C行政單位收支全部歸己,財政差額補助
D先以行政事業單位本身收入抵補支出,不足部分由財政撥付
7.按照我國現行體制規定,劃歸中央固定收入的稅種為:
A.增值稅 B消費稅 C營業稅 D關稅
8.根據預算法規定,中央財政本年度舉借的內外債和還本付息數額在預算中的列編方式為:
A. 計入本年度預算收支總額
B.債務收入不計入預算收入總額,還本付息額列入支出總額
C.在本級預算中單獨列示
D. 編制獨立的債務預算
9.我國各級政府預算執行的主要任務是:
A.依法組織財政收入
B、依法審批預算調整方案
C.依法撥付財政資金
D. 合理使用財政資金
10. 按照復式(二式)預算的編制實求,下列支出應列入建設性預算支出:
A.文教行政基本建設性支出 B. 以價格補貼支出
C、地質勘探費 D.支援農業生產支出
11.按照現行財政體制,我國中央財政在確定對地方稅收返還數額時所采用的方法是:
A.基數法 B.因素法 C. 分稅法 D. 以補助法
12.一般認為國家征稅憑借的是:
A.財產權力 B、政治權力一
C.財產和政治雙重權力 D. 生產經營權力
13.假定其他因素不變,找出在各種課稅中采用不同稅率計稅時,稅額與價格之間正確關系的答案。
(1)比例稅率()
(2)累進稅率()
(3)定額稅率()
A.價格提高,稅額不同比例減少
B. 價格降低,稅額成比例減少
C.價格提高,稅額不成比例增加
D. 價格降低,稅額不變
14.印花稅的繳納方法是:
A.納稅人自己計算稅額
B.納稅人自己購買并貼花
C、稅務局負責注銷印花稅票
D.納稅人自己注銷印花稅票
15.一個國家對本國公民和居民來源于本國及世界各地收入均有權征稅,體現了該國擁有:
A、屬地主義稅收管轄權
B、居住國稅收管轄權
C.收入來源稅收管轄權
D、屬人主義稅收管轄權
16.耕地占用稅的特點是:
A. 征收目的是調節土地級差收入
B. 以縣為單位按人均占有耕地多少設計不同的稅率
C.按年征收,分期繳納
D. 占用農用耕地時一次征收
五、計算題(4分)
某企業的所得額800元,匯按下列稅率表計算其應納所得稅額。(附超額累進稅率表)
級距 年所得額級距 稅率
1 300元以下 7%
2 300一600元部分 10%
3 600元以上 20 %
六、論述題(兩題任選一題,15分)
1.試論建立規范化的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原因
2.如何看待財政平衡與社會供求平衡的關系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考研頻道 > 考研專業課 > 中央財經大學 > 正文
?
- 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