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詞解釋(共6題,每題3分,共18分)
1、直接客體
2、防衛過當
3、犯罪中止
4、牽連犯
5、投放危險物質罪
6、職務侵占罪
二、簡答題(共4題,每題10分,共40分)
1、我國刑法解決溯及力問題采取何種原則?根據該原則,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現行刑法生效前所發生的行為應當如何適用法律?
2、什么是未遂犯?犯罪未遂應當具有哪些特征?
3、強奸罪中強奸婦女的行為與奸淫幼女的行為有哪些主要區別?
4、根據刑法的規定,妨害公務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哪些行為?
三、案例分析(共3題,共32分)
1、鐘某,男,37歲,農民。吳某,男,39歲,農民。
鐘某與同村農民蘇某因宅基地問題素有矛盾,多次吵罵打架,遂產生行兇惡念。鐘某便請同村開小賣部的朋友吳某弄點“毒鼠強”(國家禁用鼠藥),吳某推說不好弄,鐘某提出可以多出點錢,吳某遂同意。在交貨時,吳某追問鐘某究竟想干什么,鐘某說“想整一下蘇某”,吳某聽后說:“蘇某那家伙是該整整。你愛咋整就咋整,不過事情整大了,別把我端出來。”鐘某說:“你放心,我哪是出賣朋友的人!”鐘某知道蘇某有每天早上都要到一早點鋪喝豆漿吃油條的習慣,便于某日凌晨,潛入該早點鋪作坊內,將毒鼠強投入盛有約20斤豆漿的大缸內,然后溜走。當天早上,該早點鋪老板發現缸里豆漿異常,便將豆漿倒掉,沒有任何人中毒。問:
(1)上述被告是否構成共同犯罪?為什么?(4分)
(2)上述被告的行為構成什么罪?為什么?(4分)
(3)上述被告的行為是否屬于犯罪未遂?為什么?(2分)
2、甲某、乙某、丙某等三人為偷電纜賣錢,從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間共盜割正在使用的電線1萬余米,價值人民幣13萬元,并致使1座110千伏高壓輸電線路鐵塔折斷倒塌,共給國家造成經濟損失40萬余元。問:
(1)甲某、乙某、丙某的行為構成什么罪?為什么?(5分)
(2)應當以什么罪名定罪處罰?為什么?(5分)
3、吳某,男,25歲,無業。
2002年7月11日傍晚,吳某手持一把彈簧刀在火車站附近東水井胡同守候,伺機作案。約20時許,吳某見剛出車站的婦女孫某獨自手拎提包(內有現金、手機、相機等,價值7000余元)拐進胡同,周圍并無其他人,便將刀塞進褲兜,迎面向孫某走去,乘孫某不注意,伸手猛力一拽,奪走孫某的提包。問:
吳某的行為構成什么罪?為什么?(12分)
四、論述題(共三題,每題20分,共60分)
1、論述刑法上的不作為
2、論述成立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
3、論述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要求舉例說明)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考研英語 > 考研專業課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正文
?
- 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