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題(本題共 6 小題、10 空,每空 1 分,滿分 10 分)
1、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刑法規定之罪的,適用刑法。
2、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處罰。
3、首要分子是指在或者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
4、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其構成的要件之一是:偷逃應繳稅額在元以上。
5、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 ,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
6、根據刑法規定,構成侵犯著作權罪,其主觀方面表現為以的直接故意。
二、判斷題(本題共 10 小題,每小題 1 分,滿分 10 分;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身強力壯、有較豐厚收入的兒子,對身患重病的父親長期不送醫院就醫,結果其父因延誤治療而死亡。行為人之行 為構成不作為形式的殺人罪。
2、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機關就近執行。
3、盲人犯罪,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4、背叛國家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
5、犯罪行為在客觀方面有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但概括起來,有故意犯罪行為和過失犯罪行為兩種基本形式。
6、張三與李四有仇。某日,張三見李四前往公用的水井打水,便搶先一步在水井中下毒。結果導致李四飲水后死亡。 張三的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
7、信用卡詐騙罪,就是指利用信用卡、信用證進行詐騙活動,騙取錢財數額較大的行為。
8、《刑法》第 233 條規定,過失致人死亡,"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就是指在其他過失犯罪中導致他人死亡,就 直接以其他犯罪定罪處罰,而不再以過失殺人罪論處。
9、空白罪狀,即在刑法分則條文中不直接敘明犯罪特征,而是指出該犯罪行為所違反的其他法律、法規。
10、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違反國家規定,以單位名義將國有資產集體私分給個人,數 額較大的,應以職務侵占罪論處。
三、單項選擇題(本題共 10 小題,每小題 1 分,滿分 10 分;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我國刑法對溯及力之規定所體現的原則是。
A、從舊原則B、從新原則C、從舊兼從輕原則D、從新兼從輕原則
2、甲欲殺乙,誤將丙當乙殺死,甲的行為屬于事實上的認識錯誤之。
A、目標的錯誤認識B、手段的錯誤認識C、因果關系的錯誤認識D、行為誤差
3、罰金刑的適用方式是。
A、只能獨立適用B、只能附加適用C、既可以獨立適用也可以附加適用D、只能并科適用
4、我國刑法采取的數罪并罰原則是。
A、并罰原則B、吸收原則C、限制加重原則D、折中原則
5、下列犯罪構成要件中,屬于犯罪構成必不可少的要件即必要要件是。
A、犯罪目的B、犯罪對象C、危害行為D、犯罪時間
6、非法拘禁罪屬于。
A、繼續犯B、牽連犯C、結合犯D、連續犯
7、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A、從輕處罰B、從輕、減輕處罰C、免除處罰D、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8、假釋考驗期限,從起計算。
A、判決宣告之日B、判決執行之日C、判決確定之日D、假釋之日
9、在下列犯罪形態中,適用"從一重處斷"原則予以論處的是。
A、結果加重犯B、繼續犯C、想象競合犯D、吸收犯
10、在我國,特赦由。
A、最高人民法院決定B、最高人民檢察院決定C、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D、國務院決定
四、多項選擇題(本題共 10 小題,每小題 1 分,滿分 10 分;備選答案中至少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少選、多選、錯選,該題不給分)
1、我國刑法分則對各種直接故意犯罪規定的既遂形態具體包括。
A、結果犯B、危險犯C、行為犯D、舉動犯
2、刑法所稱國家工作人員包括。
A、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B、國有企事業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C、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D、其他依法從事公務的人員
3、我國刑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包括。
A、罪刑法定原則B、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C、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原則 D、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4、我國刑罰的目的是。
A、報應犯罪B、特殊預防C、懲罰犯罪D、一般預防
5、下列犯罪中屬于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有。
A、侵占罪B、侮辱罪C、遺棄罪D、虐待罪
6、犯罪構成客觀要件中的選擇要件包括。
A、犯罪行為B、特定的犯罪方法 C、特定的時間、地點 D、犯罪客體
7、在我國刑法中,共同犯罪人的種類分為。
A、主犯B、從犯C、脅從犯D、教唆犯
8、下列刑罰方法中,是主刑。
A、罰金B、管制C、拘役D、沒收財產
9、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軍人違反職責罪適用于。
A、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役軍官、文職干部、士兵及具有軍籍的學員 B、預備役人員
C、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現役警官、文職干部 、士兵及具有軍籍的學員 D、執行軍事任務的預備役人員和其他人員
10、抗稅罪的行為方式有。
A、暴力B、偽造C、威脅D、行賄 五、名詞解釋(本題共 4 小題,每小題 3 分,滿分 12 分)
1、廣義刑法2、間接故意
3、交通肇事罪4、緊急避險
六、簡答題(本題共 3 小題,每小題 6 分,滿分 18 分)
1、犯罪的基本特征
2、一般自首的概念與成立條件
3、危害國家安全罪的構成特征
七、分析題(本題共 2 小題,每小題 15 分,滿分 30 分;案例分析要求得出結論并說明理由,法條評析要求符合立法 原意和刑法理論)
1、甲素知乙家有錢,且每天白天只有一老婦看家,遂起搶劫意念。為使搶劫順利,甲先盜竊軍用手槍一支,子彈十發 。 一切準備就緒后,將槍彈藏于身上,來到乙家。時逢老婦偶然外出,甲撬門入室,發現室內無人,于是竊得現金及其他財物 總價值一萬余元。正準備逃離時,老婦回來,甲遂開槍致老婦重傷后,逃離現場。請回答以下問題:
(1)甲的行為屬于罪數形態中何種犯罪形態?
(2)該犯罪形態的處斷原則是什么?
(3)對甲的行為應如何定罪?
2、《刑法》第 384 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 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是挪用公款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數額巨大不退還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