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月就要上考場了。考生們在接觸了太多的技巧、方法、規劃和攻略之后反而不知道自己在這一個月里應該做什么。其實越到復習的最后階段,越應該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能產出最大效果的事情上去。按照國外雅思培訓理論,雅思總分平均每提高1分,需要至少200小時的課堂英語學習時間,那么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即使每天上8個小時的英語課也不過才240個小時。看來,在最后一個月通過沖刺讓雅思總分再提高1分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規劃合理,總分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半分或單項提高1分都是很有可能的,而這種情況是由雅思考試的評分標準決定的。
總分提高半分圖
聽力 閱讀 寫作 口語 總分
現在水平 6 6 5 6 6
一個月后 6 6.5 6 6.5 6.5
由上圖可以看出,如果考生現有水平是6分,那么他只要保持住聽力的分數,閱讀、口語都各自提高0.5分,寫作提高1分,那么一個月后的總成績就會達到6.5分,而 6.5分在中國是個相當不錯的分數,100個人里面只有約20個人能獲得6.5及以上的分數。這個圖把總分壓力分解到各個分項,使每個分項的得分目標在一個月內可以實現,大事化小。
下文我們以口語為例,看看單項考試成績如何在短期內突破0.5~1分。雅思口語有四個評分標準,分別是:流利度和連貫性、詞匯、語法、語音。在現有基礎上提高半分的話只要在四個標準中的一個方面做得突出一點就可以了。那么就口語復習而言,四個標準中哪個比較容易出現亮點呢?哪個值得在短時間多投入些精力呢?接下來筆者將按照“投入產出比”由大到小的順序列出我們在最后一個月里最應該做的事情。
活動一:從考前兩個月的題庫中抽出有代表性的15個話題進行準備
目 標: 極其熟練,幾乎可以脫口而出,增加流利度
投入產出比: ★★★★★
考生們可能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如果題目自己熟悉,那么可能說得就會順暢一點,流利度自然就高。因此盡可能多地熟悉題目仍是短期內要做的最重要的事。
雅思口語的話題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月與月之間的重復率很大,因此考生不需要再找出過去幾年的題目來準備,只要手頭有考前兩個月的話題卡就夠了。新題也會出現,但比例不大。就2007年全年而言,新題只占到30%, 因此大家千萬不要為可能出現的新題而煩惱,把時間花在擔心上還不如把自己能把握的題目準備到可以脫口而出。
為什么要準備“有代表性”的題目呢?原因很簡單:時間有限。雅思口語有五大類常考話題:人物、地點、有形物品、抽象物品、活動經歷。考生可以從前兩個月的題庫中每一類都挑出兩三道進行練習,準備到“極其熟練”,以期這些精心準備的題目能發揮“以一當十”、 “一招鮮,吃遍天”的作用。在考試極其緊張的情況下,沒有準備到“極其熟練”的話題是經受不住現場考驗的。
活動二:每天狂練10個詞匯或詞組
目 標: 300個詞匯可以隨時調出用于口語表達
投入產出比: ★★★★★
很多考生在考完之后都會抱怨詞匯量不夠,但詞匯量真的不夠嗎?2006年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出版的IELTS Scores Explained一書中有十多個面試錄像,下表里列出的詞匯是錄像中被考官評為 “less common”(7分及7分以上詞匯的最主要標志)的詞匯。
younger brother, once in a while, legend, background, creativity, style, inspire, job ladder, it's always good to...
是不是很簡單?很多考生甚至會覺得難以置信,但這的確就是雅思考試的標準。因此在考試短短的11~14分鐘內,考生只要把自己掌握的一些類似的詞匯或詞組巧妙地表達出來,就可以取得詞匯的高分數了。就像最高明的廚師一樣,他的才干不在于能用最棒的原材料做出美味,而在于利用手頭的有限材料做出像模像樣的美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