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寫作涉及面廣,涵蓋了許多當前國際熱點問題,如環境問題、教育問題和貧富差距等。可以說大家在備考過程中受到語言和內容的雙重考驗。這些考察可以解釋為語法、詞匯、句式、論點、邏輯性等幾個方面。其中前三個方面我們可以看作是對語言本身的考察,后兩個方面可以看作對文章內容的考察。雅思考試作為一門全球性的英語語言考試,自然更偏重語言一些。
想要提高語言水平,離不開借鑒和仿寫。借鑒英美人士的學術文章,分析其遣詞造句,設想自己來寫可能出現的問題,替換掉思維定勢的表達方式,提升語言地道性。現以一篇《劍橋真題》為例,分析中國考生在語言上需要改進的地方。
《劍6》 Test 2 A類大作文 ,考官范文: As a result of constant media attention, sports professionals in my country have become stars and celebrities, and those at the top are paid huge salaries.
Many people find their rewards unfair, especially when comparing these super salaries with those of top surgeons or research scientists.
考生在研讀考官范文時可以設想,自己寫會用什么結構。如第一處:中國學生更傾向于使用從句,比如: Sports professionals receive a lot of media attention so ... 這種結構相比例文缺乏簡潔性,但思考起來比較容易,所以考生會在文中反復使用。這就導致文章字數很多,但實際傳達的有效信息很少。所以考生應替換掉一些此類結構,換成名詞詞組作為狀語,意思表達更清晰,信息傳達更有效率。
再如第二處:最成功的運動員,中國學生更傾向于用最高級the most successful players。這并無不妥,但太過于千篇一律,可能相當數量的學生會使用。而考官使用了一個詞組at the top 就生動的表示了運動員的成就和地位,是值得學生借鑒的。熟詞偏意有時比用難詞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第三處:認為他們的收入不公平。此處中國學生傾向于使用從句Many people think that their rewards are unfair。同第一處,表達平淡、信息量低。形容詞補語的表達方式是學生理解但使用不到位的,應在練寫中加強。
第四處:當和其他人比較時。中國學生也傾向于在此處使用從句。非謂語、插入語等狀語結構,在英語寫作中頻繁使用。考生如果希望自己的文章更自然,寫作中應涉及一定的此類結構。如果句式單一,則會給人僵硬乏味之感,難以突出論述重點。
綜上,內容在寫作中不是不重要,而是在內容類似或相對不出彩的情況下,鮮活地道的語言可以使寫作增色不少,分數也就更高。尤其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對于平時對這些話題不很關注的學生而言,提升語言表達顯然是提高成績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