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個標題時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兩個月前,我在教VIP課程的時候發現一個學生學英語十年以來,一直保持著用中文閱讀英語的習慣,我當時就指出了這個方法的荒謬之處,后來在大班上一問,原來大部分的學生都有這個壞習慣。這個嚴重的事實動搖了我教英語的自信,甚至讓我覺得有愧于教師這個職業。上世紀初,羅素悖論橫空出世,羅素作為一個邏輯學家悄無聲息地打開了一個潘多拉魔盒,無數數學家在為自己曾經篤信了一生的集合論出現“裂縫”而驚恐萬分,我現在的擔心也是如此。
我所說的“極其錯誤的閱讀習慣”指的是學生“用中文讀英語”,學生在讀英語文章的同時把句子“肢解”成一個一個的單詞,然后把英語詞一個一個地轉換成中文詞,最后連詞成句,從而“理解”句子。現舉兩例:
Bill has an impressive résumé and should find work easily.
學生心里的閱讀過程是:“Bill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簡歷、應該、找工作、容易?!?/P>
Salt is a component of sea water.
學生心里的閱讀過程是:“鹽、是、成分、海水?!薄獩]讀太懂——思考若干秒之后——將句子重新組合——“鹽是海水的一種成分。”——這回讀懂了——接著看下一句。
讀英語句子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用英語理解;另一種是像我大概敘述的那樣用中文閱讀。兩種方法的正誤是顯而易見的,除開極個別長難句需要中文的參與外,基本上百分之九十的句子應該直接用英語理解。如果一直以來選擇的是第一種閱讀方式,我要恭喜大家已經養成了正確的閱讀習慣,只要按照計劃多練精聽精讀,英語能力的飛躍指日可待,我作為老師欣喜之至,以下的內容就可以略過不讀了;那么保持著后一種閱讀習慣的同學該好好反省一下——這是在讀英語嗎?從小到大遇見了那么多英語老師難道沒有老師給大家糾正這樣荒謬的習慣嗎?這難道不是英語教育的悲哀嗎?如果你們說學英語的目的就是通過英語考試,用這種“中文閱讀法”可以通過定位找到閱讀題的答案從而答對題,那么我問你,聽力題型怎么辦?寫作題型怎么辦?翻譯題型怎么辦?完型填空呢?
在我教英語的前幾年時間里,我理所當然、不加考證地認為學生是用英語直接閱讀句子的,就像我理所當然、不加考證地認為每個人都是用筷子吃飯,用勺子喝湯一樣。可是沒想到在我花了三四年時間努力教學生如何更好地使用筷子和勺子之后,發現原來還有大部分學生用手直接抓飯吃,因為長年使用這種不正確的方式導致走火入魔,而且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我作為英語教學者成就感、自信心何在?
這種閱讀習慣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我這里僅列三點:
第一,我們會覺得單詞很難背。例如上句“Salt is a component of sea water”,其實只需要一種大概的感覺,“是…的一個成分/部分”,就能快速準確地理解句子,這種感覺都是用英語完成的。而不需要將component精確地對應成兩個漢字——“成分”。這個閱讀過程有點類似視譯,但實際上根本算不上視譯,這是一個英語閱讀和翻譯之外的“四不像”。
第二,一詞多義現象難以解決。例如“They composed all their differences”,按照以前的閱讀方法,要想理解這個句子就必須一個一個地套compose的中文解釋,“組成、構成、安排、排版、創作、調解…”,直到套到最后一個“調解”的意思的時候才能理解句子,如果直接用英語理解就會快得多,稍微加上一點猜測就夠了。
第三,完形填空題型虛詞選項錯誤率極高。按照以前的閱讀方法,我們在讀句子的時候從來是只讀實詞,對于虛詞的“語感”是無從談起的。比如我們會把“I’ll be waiting for you”在心里讀成“我將會等你”,并且多次把出現在其它句子里的“wait for sb”都讀成“等某人”,這個時候出題者讓你填for這個介詞怎么辦?自然就做錯了。閱讀老師永遠不會跟大家說這個問題,因為不管你們用的是什么閱讀方法,只要把考題做對,他們的任務就完成了,以后的英語學習和提高與他們無關,這樣的壞習慣積累到完型等題型上來,學生的錯誤率高,理所當然地把責任歸咎給了教完型的老師。本來是學生錯誤的閱讀方法沒有人糾正,后來演變成完型老師教得不好,這就是為什么教完型的老師歷來評價不夠高的原因。
同學們,請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我會另撰文提供練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