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I卷
(共10題 共174分)
22.(16分)現有毛玻璃屏A、雙縫B、白光光源C、單縫D和透紅光的濾光片E等光學元件,要把它們放在圖1所示的光具座上組裝成雙縫干涉裝置,用以測量紅光的波長。
(1)將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學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學元件的字母排列順序應為C、、A。
(2)本實驗的步驟有:
① 取下遮光筒左側的元件,調節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軸線把屏照亮;
② 按合理順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學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軸線上;
③ 用米尺測量雙縫到屏的距離;
④ 用測量頭(其讀數方法同螺旋測微器)測量數條亮紋間的距離。
在操作步驟②時還應注意 和 。
(3)將測量頭的分劃板中心刻線與某亮紋中心對齊,將該亮紋定為第1條亮紋,此時手輪上的示數如圖2所示。然后同方向轉動測量頭,使分劃板中心刻線與第6條亮紋中心對齊,記下此時圖3中手輪上的示數 mm,求得相鄰亮紋的間距為mm。
(4)已知雙縫間距為
,測得雙縫到屏的距離
為0.700 m,由計算式
,求得所測紅光波長為 nm。
23.(16分)圖中MN和PQ為豎直方向的兩平行長直金屬導軌,間距為0.40m,電阻不計,導軌所在平面與磁感應強度B為0.50T的勻強磁場垂直。質量m為
kg、電阻為
的金屬桿
始終垂直于導軌,并與其保持光滑接觸。導軌兩端分別接有滑動變阻器和阻值為
的電阻R1。當桿
達到穩定狀態時以速率
勻速下滑,整個電路消耗的電功率P為0.27W,重力加速度取
,試求速率
和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部分的阻值
。
24.(18分)如圖所示,質量為
的木板A放在水平面C上,木板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為
,木板右端放著質量
為
的小物塊B(視為質點),它們均處于靜止狀態。木板突然受到水平向右的
的瞬時沖量I作用開始運動,當小物塊滑離木板時,木板的動能
為
,小物塊的動能
為
,重力加速度取
,求:
(1)瞬時沖量作用結束時木板的速度;
(2)木板的長度L。
25.(22分)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PET)是分子水平上的人體功能顯像的國際領先技術,它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全新的手段。
(1)PET在心臟疾病診療中,需要使用放射正電子的同位素氮13示蹤劑。氮13是由小型回旋加速器輸出的高速質子轟擊氧16獲得的,反應中同時還產生另一個粒子,試寫出該核反應方程。
(2)PET所用回旋加速器示意如圖,其中置于高真空中的金屬D形盒的半徑為R,兩盒間距為,在左側D形盒圓心處放有粒子源S,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B,方向如圖所示。質子質量為
,電荷量為
。設質子從粒子源S進入加速電場時的初速度不計,質子在加速器中運動的總時間為
(其中已略去了質子在加速電場中的運動時間),質子在電場中的加速次數與回旋半周的次數相同,加速電子時的電壓大小可視為不變。求此加速器所需的高頻電源頻率
和加速電壓U。
(3)試推證當時,質子在電場中加速的總時間相對于在D形盒中回旋的總時間可忽略不計(質子在電場中運動時,不考慮磁場的影響)。
26.(14分)A和B均為鈉鹽的水溶液,A呈中性,B呈堿性并具有氧化性,下述為相關實驗步驟和實驗現象:
請回答:
(1)寫出A、B和C的化學式:A ,B ,C 。
(2)依次寫出和
(E中含有某+5價元素的含氧酸根離子)的離子方程式: 。
(3)寫出將氣體通入K溶液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4)寫出由的化學方程式: 。
27.(19分)I. 某天然油脂A的分子式為。1摩爾該油脂水解可得到1摩爾甘油、1摩爾不飽和脂肪酸B和2摩爾直鏈飽和脂肪酸C。經測定B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0,原子個數比為
。
(1)寫出B的分子式: 。
(2)寫出C的結構簡式: ;C的名稱是 。
(3)寫出含5個碳原子的C同系物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
II. 與堿性
溶液共熱后酸化,發生雙鍵斷裂生成羧酸:
,常利用該反應的產物反推含碳碳雙鍵化合物的結構。
在催化劑存在下,1摩爾不飽和脂肪酸B和1摩爾氫氣反應后經處理得到D和E的混合物,D和E互為同分異構體。當D和E的混合物與堿性溶液共熱后酸化,得到如下四種產物:
(4)寫出D和E的結構簡式: 。
(5)寫出B的結構簡式:。
(6)寫出天然油脂A的一種可能結構簡式: 。
28.(19分)根據侯德榜制堿法原理并參考下表的數據,實驗室制備純堿的主要步驟是:將配制好的飽和
溶液倒入燒杯中加熱,控制溫度在
℃,攪拌下分批加入研細的
固體,加料完畢后,繼續保溫30分鐘,靜置、過濾得
晶體。用少量蒸餾水洗滌除去雜質,抽干后,轉入蒸發皿中,灼熱2小時,制得
固體。
四種鹽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表
溶解度鹽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100℃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39.8 |
NH4HCO3 | 11.9 | 15.8 | 21.0 | 27.0 | — ① | — | — | — |
NaHCO3 | 6.9 | 8.1 | 9.6 | 11.1 | 12.7 | 14.5 | 16.4 | — |
NH4Cl | 29.4 | 33.3 | 37.2 | 41.4 | 45.8 | 50.4 | 55.3 | 77.3 |
① ℃
會有分解
請回答:
(1)反應溫度控制在℃,是因為若高于35℃,則 ,若低于30℃,則 ;為控制此溫度范圍,采取的加熱方法為 。
(2)加料完畢后,繼續保溫30分鐘,目的是 。靜置后只析出晶體的原因是。用蒸餾水洗滌
晶體的目的是除去 雜質(以化學式表示)。
(3)過濾所得的母液中含有 (以化學式表示),需加入 ,并作進一步處理,使溶液循環使用,同時可回收
。
(4)測試純堿產品中含量的方法是:準確稱取純堿樣品
,放入錐形瓶中加蒸餾水溶解,加1—2滴酚酞指示劑,用物質的量濃度為
(
)的
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紅色到無色(指示
反應的終點),所用
溶液體積為
,再加1—2滴甲基橙指示劑,繼續用
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黃變橙,所用
溶液總體積為
。寫出純堿樣品中
質量分數的計算式:
(%)=。
29.(14分)磷在氧氣中燃燒,可能生成兩種固態氧化物。3.1g的單質磷(P)在3.2g的氧氣中燃燒,至反應物耗盡,并放出XkJ熱量。
(1)通過計算確定反應產物的組成(用化學式表示)是,其相應的質量()為 。
(2)已知單質磷的燃燒熱為,則
P與O2反應生成固態
的反應熱
= 。
(3)寫出與
反應生成固態
的熱化學方程式:。
30.(18分)
(1)19世紀中葉以來,隨著英國重工業的發展,尺蛾中黑化蛾的比例越來越高。為了研究環境改變對尺蛾種群變化的影響,1950年科學工作者在英國的兩個地區利用標志重捕法進行了調查,獲得如下結果:
項目 地區 | 白色蛾 | 黑化蛾 | ||||
釋放數 | 回收數 | 回收率 | 釋放數 | 回收數 | 回收率 | |
污染區 | 64 | 16 | 25.0% | 154 | 82 | 53.2% |
非污染區 | 393 | 54 | 13.7% | 406 | 19 | 4.7 |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 自然選擇是 的過程。
② 表中兩組數據 大于 、 大于共同支持“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方向”這一論點。
(2)20世紀50年代后,英國開始實行煤煙控制計劃,大氣環境污染得到了治理。請根據下圖說出三者的變化關系并解釋原因。
31.(18分)
(1)限制性內切酶I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限制性內切酶II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
—。在質粒上有酶I的一個切點,在目的基因的兩側各有1個酶II的切點。用上述兩種酶分別切割質粒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
① 請畫出質粒被限制酶I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② 請畫出目的基因兩側被限制酶II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③ 在DNA連接酶的作用下,上述兩種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連接起來?為什么?
(2)請根據所提供的實驗材料用具設計一個實驗,驗證“重力影響生長素的重新分配”。
實驗材料用具:若干相同的燕麥胚芽鞘尖端、若干相同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個實驗支架(支架的材料托中,放置了6塊已編號的相同瓊脂塊。相鄰兩個瓊脂塊之間用不透水的云母片完全分割開)。
① 寫出主要實驗步驟:
② 預期實驗結果:
放置瓊脂塊的胚芽鞘比放置
瓊脂塊的胚芽鞘 。
放置瓊脂塊的胚芽鞘比放置
瓊脂塊的胚芽鞘 。
放置瓊脂塊的胚芽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