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題:下列選擇題各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共有30個選擇題,每一選擇題3分,共90分。
一、根據圖1回答下列問題:
圖1
1.圖中所示a國家可能是
A 印度 B 新加坡 C 美國 D 德國
2.圖中表示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圖中a所示國家,取得獨立的方式是
A 武裝斗爭 B 政治運動 C 議會斗爭 D 軍事政變
二、在圖2中,①是地表徑流,②、③是地下徑流。
4.三類徑流流速的比較
A ①>②>③
B ①>②;①<③
C ①>②;①>③
D ①<②;①>③
5.若沿P垂線三類徑流同時受到相同程度的一次性鎘污染。10天內R地進行檢測
A ②最先檢測到水體被污染
B ①最先檢測到了最大濃度的污染
C 任何時候②、③污染程度都比①嚴重
D ③中檢測到了最大濃度的污染
6.三類經流受到污染后
A 治理難度最大的是①
B 最容易治理的是③
C ②的污染持續時間最長
D ②、③污染持續時間比①長
三、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前赴后繼,努力探索民族復興、國家強盛之路。
7.洋務運動中,洋務派創辦了中國第一批近代企業。下列企業中不屬于他們創辦的是
A 安慶軍械所 B 開平礦物局 C 漢陽鐵廠 D 發昌機器廠
8.甲午戰爭失敗后,康梁維新派突破了洋務運動的局限,宣傳變法維新,其主要貢獻是
A 提出政治體制改革的要求
B 倡導向西方學習科學技術
C 明確了以“中體西用”為思想指導方針
D 宣傳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9,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它的重要歷史作用在于
A 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B 阻滯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
C 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
D 消除了地方割據的根源
10.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于1949年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標志著
A 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建立
B 美國遏制中國政策的失敗
C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
D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開始
11.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黨中央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明確了全黨全國的工作中心是
A 經濟建設 B 民主法制建設 C 廉正建設 D 改革開放
四、2000年6月26日,經過美、英、法、德、日、中六國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人類基因組的工作草圖已經繪制完畢,并于當天向全世界公布。此次基因技術領域的突破性進展,愈發使世人相信,基因工程等生物高科技的廣泛應用將推動21世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12.植物基因工程往往需要接受外來DNA的細胞經有絲分裂形成植株。細胞每次分裂時DNA都復制一次,每次復制都是
A 母鏈和母鏈,子鏈和子鏈,各組成一條子代DNA
B 每條子鏈和它的母鏈組成子代DNA
C 每條子鏈隨機地和兩條母鏈之一組成子代DNA
D 母鏈降解,重新形成兩個子代DNA
13.從母羊甲的體細胞中取出細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細胞中,融合后的細胞經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宮內,出生小羊的大多數性狀
A 難以預測 B 像甲 C 像乙 D 像丙
14.研究認為,用固定化酶技術處理污染物是很有前途的。如將從大腸桿菌得到的磷酸三酯酶固定到尼龍膜上制成制劑,可用于降解殘留的土壤中的有機磷農藥,與用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需要適宜的
A 溫度 B pH值 C 水分 D 營養
15.利用酵母菌發酵生產酒精時,投放的適宜原料和生產酒精階段要控制的必要條件是
A 玉米粉和有氧 B 大豆粉和有氧
C 玉米粉和無氧 D 大豆粉和無氧
16.某名貴花卉用種子繁殖會發生性狀分離,為了防止性狀分離并快速繁殖,可以利用該植物體的一部分器官或組織進行離體培養,發育出完整的植株。進行離體培養時不應采用該株的
A 莖尖 B 子房壁 C 葉片 D 花粉粒
17.基因工程等高科技的廣泛應用,引發了許多關于科技與倫理的爭論。有人歡呼,科學技術的發展將改變一切;有人驚呼,它將引發道德危機。對此,我們應持的正確態度是
① 摒棄現有道德規范,推動科技發展
② 發揮道德規范的作用,限制科技的負面效應
③ 科技的發展必須以現有道德規范為準繩
④ 調整現有道編規范,適應科技發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