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理量為標量的是
A.平均速度 B.加速度
C.位移 D.功
2.關于自由落體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堅直向下的運動就是自由落體運動
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運動就是自由落體運動
C.在自由落體運動過程中,不同質量的物體運動規律相同
D.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位移與時間成反比
3.圖1是某物體做直線運動的速度圖象,下列有關物體運動情況判斷正確的是
A.前兩秒加速度為5m/s2
B.4s末物體回到出發點
C.6s末物體距出發點最遠
D.8s末物體距出發點最遠
4.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作用,物體在粗糟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拉力在豎直方向的分量一定大于重力
B.拉力在豎直方向的分量一定等于重力
C.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量一定大于摩擦力
D.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量一定等于摩擦力
6.質點從同一高度水平拋出,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質量趙大,水平位移越大 B.初速度越大,落地時豎直方向速度越大
C.初速度越大,空中運動時間越長 D.初速度越大,落地速度越大
7.人騎自行車下坡,坡長l=500m,坡高h=8m,人和車總質量為100kg,下坡時初速度為4m/s,人不踏車的情況下,到達坡底時車速為10m/s,g取10m/s2,則下坡過程中阻力所做的功為
A.-400J B.-3800J C.-50000J D.-4200J
8.游客乘坐過山車,在圓弧軌道最低點處獲得的向心加速度達到20m/s2,g取10m/s2,那么此位置座椅對游客的作用力相當于游客重力的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9.一人乘電梯從1樓到30樓,在此過程中經歷了先加速,后勻速。再減速的運動過程,則電梯支持力對人做功情況是
A.加速時做正功,勻速時不做功,減速時做負功
B.加速時做正功,勻速和減速時做負功
C.加速和勻速時做正功,減速時做負功
D.始終做正功
10.某位同學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下列操作步驟中錯誤的是
A.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鐵架臺上,用導線連接到低壓交流電源
B.將連有重錘的紙帶過限位孔,將紙帶和重錘提升到一定高度
C.先釋放紙帶,再接通電源
D.更換紙帶,重復實驗,根據記錄處理數據
11.現有兩顆繞地球勻速圓周運動的人造地球衛星A和B,它們的軌道半徑分別為rA和rB。如果rA<rB,則
A.衛星A的運動周期比衛星B的運動周期大
B.衛星A的線速度比衛星B的線速度大
C.衛星A的角速度比衛星B的角速度大
D.衛星A的加速度比衛星B的加速度大
12.如圖2所示,實線是一簇未標明方向的由點電荷Q產生的電場線,若帶電粒子q(|Q|>>|q|)由a運動到b,電場力做正功。已知在a、b兩點粒子所受電場力分別為Fa、Fb,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若Q為正電荷,則q帶正電,Fa>Fb
B.若Q為正電荷,則q帶正電,Fa<Fb
C.若Q為負電荷,則q帶正電,Fa>Fb
D.若Q為負電荷,則q帶正電,Fa<Fb
13.電容器是一種常用的電子元件。對電容器認識正確的是
A.電容器的電容表示其儲存電荷能力
B.電容器的電容與它所帶的電量成正比
C.電容器的電容與它兩極板間的電壓成正比
D.電容的常用單位有μF和pF,1Μf=103pF
14.用電壓表檢查圖3電路中的故障,測得Uad=5.0V,Ued=0V,Ube=0V,Uab=5.0V,則此故障可能是
A.L斷路
B.R斷路
C.R′斷路
D.S斷路
15.圖4所示為伏安法測電阻的一種常用電路。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此接法的測量值大于真實值
B.此接法的測量值小于真實值
C.此接法要求待測電阻值小于電流表內阻
D.開始實驗時滑動變阻器滑動頭P應處在最左端
16.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磁場發生的。對磁場認識正確的是
A.磁感線有可能出現相交的情況
B.磁感線總是由N極出發指向S極
C.某點磁場的方向與放在該點小磁針靜止時N極所指方向一致
D.若在某區域內通電導線不受磁場力的作用,則該區域的磁感應強度一定為零
17.如圖5,用兩根相同的細繩水平懸掛一段均勻載流直導線MN,電流I方向從M到N,繩子的拉力均為F。為使F=0,可能達到要求的方法是
圖5
A.加水平向右的磁場
B.加水平向左的磁場
C.加垂直紙面向里的磁場
D.加垂直紙面向外的磁場
18.如圖6,在陰極射管正下方平行放置一根通有足夠強直流電流的長直導線,且導線中電流方向水平向右,則陰極射線將會
圖6
A.向上偏轉 B.向下偏轉
C.向紙內偏轉 D.向紙外偏轉
19.下述做法能改善空氣質量的是
A.以煤等燃料作為主要生活燃料
B.利用太陽能、風能和氫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C.鼓勵私人購買和使用汽車代替公交車
D.限制使用電動車
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可用丁達爾現象區分溶液與膠體
B.生石灰與水混合的過程只發生物理變化
C.O3是由3個氧原子構成的化合物
D.CuSO4·5H2O是一種混合物
21.32S與33S互為同位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32S與33S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均為2
B.32S與33S具有相同的中子數
C.32S與33S具有不同的電子數
D.32S與33S具有相同的質子數
22.已知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 mol重水含有NA個D2O分子
B.1 g氫氣含有NA個H2分子
C.2 mol鈉與過量稀鹽酸反應生成NA個H2分子
D.22.4 L水含有NA個H2O分子
23.下列物質中含離子鍵的是
A.Cl2 B.CO2 C.NaCl D.CH4
24.下列關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說法錯誤的是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層數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而增多
B.第二周期元素從Li到F,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C.因為Na比K容易失去電子,所以Na比K的還原性強
D.O與S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屬性強
25.鋼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會被腐蝕,發生的原電池反應為:2Fe+2H2O+O22Fe2++4OH-。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負極發生的反應為:Fe-2e-Fe2+
B.正極發生的反應為:2H2O+O2+2e- 4OH-
C.原電池是將電能轉變為化學能的裝置
D.鋼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氣與水交界處更容易腐蝕
26.把鋁條放入盛有過量稀鹽酸的試管中,不影響氫氣產生速率的因素是
A.鹽酸的濃度 B.鋁條的表面積
C.溶液的溫度 D.加少量Na2SO4
27.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CO
、Cl-。為了檢驗其中是否含有SO
,除BaCl2,除BaCl2溶液外,還需要的溶液是
A.H2SO4 B.HCl C.NaOH D.NaNO3
28.下列有關金屬鋁及其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鋁在常溫下不能與氧氣反應
B.鋁不能與氯氣反應
C.鋁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堿
D.氧化鋁只能與酸反應,不能與堿反應
2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不銹鋼都只含有金屬元素
B.我國流通的硬幣材質是金屬單質
C.廣東正在打撈的明代沉船上存在大量鋁制餐具
D.鎂合金的硬度和強度均高于純鎂
30.污水處理的主要方法有:①中和法;②化學沉淀法;③氧化還原法;④過濾法。其中屬于化學方法的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1.從海水可獲得的在常溫下為液體的單質是
A.Mg B.K C.Br2 D.I2
32.以下反應最符合綠色化學原子經濟性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甲烷與氯氣制備一氯甲烷
C.以銅和濃硝酸為原料生產硝酸銅 D.用SiO2制備高純硅
33.下列關于有機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乙醇和乙酸都存在碳氧雙鍵
B.甲烷和乙烯都可以與氯氣反應
C.高錳酸鉀可以氧化苯和甲烷
D.乙烯可以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苯不能與氫氣加成
34.下列關于煤、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純凈物
B.石油產品都可用于聚合反應
C.天然氣是一種清潔的化石燃料
D.水煤氣是通過煤的液化得到的氣體燃料
35.下列實驗可行的是
A.加入適量銅粉除去Cu(NO3)2溶液中的AgNO3雜質
B.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氣體
C.用濃硫酸與蛋白質的顏色反應鑒別部分蛋白質
D.用乙醇從碘水中萃取碘
36.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鹽酸: 2H++2Cl-+Ba2++2OH-2H2O+BaCl2
B.往FeCl3溶液中加入Fe粉: 2Fe3++Fe3Fe2+
C.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過量二氧化碳: Ca2++2OH-+CO2 CaCO3+H2O
D.往FeCl3溶液中加入Cu粉: Fe3++Cu Fe2++Cu2+
37.下列健康人的4種液體樣本中,能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顏色反應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8.下列四種病毒中,遺傳信息貯存在DNA分子中的是
A.引發禽流感的病原體 B.煙草花葉病毒
C.T2噬菌體 D.引起AIDS的病原體
39.某人體檢結果顯示,其紅細胞有的是正常的圓餅狀,有的是彎曲的鐮刀型。出現鐮刀型紅細胞的直接原因是
A.環境影響 B.細胞分化
C.細胞凋亡 D.蛋白質差異
40.圖7是由 3個圓所構成的類別關系圖,其中Ⅰ為大圓,Ⅱ和Ⅲ分別為大圓之內的小圓。符合這種類別關系的是
圖7
A.Ⅰ脫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Ⅰ染色體、ⅡDNA、Ⅲ基因
C.Ⅰ固醇、Ⅱ膽固醇、Ⅲ維生素D
D.Ⅰ蛋白質、Ⅱ酶、Ⅲ激素
41.金魚藻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植物,在陽光照射下,葉片周圍可以產生肉眼能看到的氣泡。氣泡中的主要成本是
A.O2 B.CO2 C.CH4 D.H2
42.丙氨酸進入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和腎小管上皮細胞的共同點是
A.需要載體,消耗能量 B.需要載體,不消耗能量
C.不需要載體,消耗能量 D.不需要載體,不消耗能量
43.下列實驗中,需要使用顯微鏡的是
A.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
B.模擬尿糖的檢測
C.低溫或化學物質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
D.土壤中大型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
44.下列選項中,由溫室效應所產生的影響是
A.永凍土融化,造成凍土區域內公路的破壞
B.水體富營養化,對近海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C.酸雨加劇,對森林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
D.臭氧層破壞,使全球皮膚癌患者數量增加
45.群落不斷發展變化,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著演替。下列關于演替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初(原)生演替歷程短、速度慢
B.在正常情況下,群落演替的最終結果使生物多樣性降低
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優勢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顯著變化
D.在森林遭受火災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個例子
46.人體淋巴細胞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蛋白質和多糖 B.多糖和脂質
C.脂質和核酸 D.蛋白質和脂質
47.下列最有可能反映紅綠色盲證的遺傳圖譜是(注□○表示正常男女,■●表示患病男婦女)
48.有人在清除果園蟲害的時候誤噴了一種除草劑,使果園中某些灌木葉片枯死、脫落。你認為這種除草劑最可能含有
A.生長素 B.細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乙烯
49.有的人吃了某種海鮮會腹痛、腹瀉、嘔吐,有的人吸入某種花粉便打噴嚏、鼻塞等,這些都是過敏反應癥狀。下列有關過敏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過敏反應沒有淋巴細胞參與
B.過敏反應疾病是免疫系統功能的正常反應
C.過敏反應中產生抗體的細胞來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
D.機體首次接觸過敏原即產生適應性免疫應答以保護自身
50.人類遺傳病種類較多,發病率高。下列選項中,屬于染色體異常遺傳病的是
A.抗維生素D佝僂病 B.苯丙酮尿癥
C.貓叫綜合癥 D.多指癥
51.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操作、材料、條件等方面的敘述,正確的是
A.“探究水族箱中群落的演替”實驗中,水族箱應放在黑暗密室中
B.“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洋蔥根尖細胞用吡羅紅或派洛寧染色
C.“探究酵母菌種群數量動態變化”實驗中,用培養液培養酵母菌
D.“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的線粒體”實驗中,葉綠體和粒體都不需染色
52.下列屬于生態系統功能過程描述的是
①生產者的遺體、殘枝、敗葉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經其呼吸作用消耗
②在植物→鼠→蛇這條食物鏈中,鼠是初級消費者、第二營養級
③蜜蜂發現蜜源時,就會通過“跳舞”動作“告訴”同伴去采蜜
④奶瘤菌將大氣的氮氣轉化成為無機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氣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3.人體內環境的穩態有賴于正、負反饋調節。從總體來說,由正反饋調節完成的生理活動是
A.體溫的維持 B.血糖濃度的穩定
C.水鹽平衡的調節 D.凝血過程
54.生物學基礎研究成果已應用到醫藥、農業等領域。下列敘述中,符合這種情況的是
①根據DNA分子的特異性,進行親子鑒定
②基于細胞呼吸的原理,采用套種、合理密植、大棚種植等措施增加作物產量
③在細胞膜的功能研究基礎上,開發人工“腎”治療尿毒癥
④根據染色體變異原理,培育出三倍體無子西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5.價值、價格和供求關系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價格決定價值,供求關系影響價格
B.供求關系決定價值,價格影響價值
C.價值決定價格,價格決定供求關系
D.價值決定價格,價格與供求關系相互影響
56.在我國現有的稅種中,實行超額累進稅率(納銳人所得越高,稅率越高;所得越低,稅率越低)的稅種是
A.印花稅 B.增值稅 C.個人所得稅 D.營業稅
57.至2006年底,國務院74個部門、31個省(區、市)已建立新聞發布和新聞發言人制度。新聞發布和新聞發言人制度的建立
A.有利于公民直接行使國家權力
B.說明政府自覺增強群眾意識、服務意識
C.能使社會公眾直接參與政府決策
D.能保證政府成為全能政府
58.“十五”期間廣東省各級人民政府環保投入近2000億元,實施了珠江綜合整治等重大環保工程。這種現政府履行
A.市場監管的職能
B.組織和發展衛生事業的職能
C.保護公共環境的職能
D.維護社會秩序的職能
59.文化傳播有多種途徑,其中具有全球同時、受眾主動、雙向互動特點的文化傳播途徑的是
A.商貿活動 B.人口遷徙
C.互聯網 D.教育活動
60.“并不是客觀世界有什么,意識就反映什么。”這個觀點表明
A.意識具有自覺選擇性
B.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C.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D.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61.世界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能夠揭示聯系的根本內容及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是
A.矛盾 B.量變與質變
C.前進性與曲折性 D.共性與個性
62.“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這句話反映了
A.古代婦女的地位較高 B.手工業經濟的生產方式
C.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 D.商品經濟的發達
63.“外爭國權,內懲國賊”,“未經國民許可,簽字誓不承認”,“還我學生,還我自治”。這些抗議口號同時出現于
A.五四運動時期 B.國民革命時期
C.辛亥革命時期 D.抗日戰爭時期
64.中國近代史上,先進知識分子不斷向西方學習,探索救國真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魏源是近代中國“開看世界的第一人”
B.孫中山借鑒英國“光榮革命”的經驗提出了三民主義
C.“中體西用”論者僅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
D.新文化運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思想基礎
65.“早稻畝產三萬六千九百多斤,花生畝產一萬多斤的高產‘衛星’,從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騰空而起。”這則報道可能發生在
A.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期間 B.“大躍進”運動期間
C.農村聯產孫包責任制實行后 D.雜交水稻技術推廣后
66.16世紀被認為是世界歷史的重大轉折時期,其主要依據是
A.新航路的開辟使各大洲的聯系日益緊密
B.資產階級代議制度在歐美紛紛建立
C.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改變了世界面貌
D.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形成
67.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經濟有了新的發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差距日益縮小
B.資本主義經濟長期處于蕭條狀態
C.西方政府對經濟實行自由放任政策
D.區域集團化和全球化趨勢同時加強
68.下列產生于20世紀,對人類歷史產生重大影響的科技成就有
①相對論的提出 ②生物進化論的提出
③互聯網的出現 ④電燈的發明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9.圖8為某企業在甲、乙、丙、丁四地生產同一批產品的成本費用。如果從最小成本原則考慮,該企業的區位指向是
圖8
A.原料和動力指向型
B.市場和勞動力指向型
C.勞動力和動力指向型
D.動力和市場指向型
70.圖9是對某地的陵園(林地)、操場(裸地)以及足球場(草地)的氣溫觀測結果。圖中a、b、c三條曲線分別對應的地點是
圖9
A.足球場、陵園、操場 B.操場、陵園、足球場
C.陵園、足球場、操場 D.操場、足球場、陵園
71.圖10是城市建筑物平均高度變化的示意圖。H1、H2、H3分別表示城市建筑物平均高度;距城市中心區越遠,建筑物平均高度越低。形成這種變化特點的原因是
A.城市中心區通幾采光的需要
B.減輕城市熱島效應強度的需要
C.為了降低單位面積用地成本
D.為了體現城市的建筑風格
72.城市中心區人口占城市總人口的比重,反映了城市空間形態的緊湊程度;比重越大,緊湊程度越高。下表是2000年甲、乙、丙三個城市人口與面積的統計數據。
城 市 | 甲 | 乙 | 丙 |
城市總人口(萬人) | 994.2 | 1381.9 | 1673.8 |
中心區人口(萬人) | 210.5 | 231.7 | 539.0 |
中心區面積(km2) | 52.4 | 87.0 | 132.0 |
三個城市緊湊程度排序是
A.甲最高,丙次之,乙最低 B.乙最高,甲次之,丙最低
C.丙最高,乙次之,甲最低 D.丙最高,甲次之,乙最低
73.從全球尺度考慮,地球上有的地區終年無夏,有的則長夏無冬,主要原因是
A.太陽高度角的大小 B.大氣吸收地面輻射的多少
C.海陸熱力差異 D.地勢高低差異
74.當甲地(40°N,30°E)為6月8日6時整時,一艘輪船正航行于太平洋上,又經過10分鐘后該輪船越過了日界線,這時輪船所在地的區時可能是
A.6月9日15時50分 B.6月8日15時50分
C.6月9日16時10分 D.6月8日16時10分
75.讀某地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線圈(圖11),得到的正確信息是
A.降水量從西北部向東南部逐漸減少
B.西北及北部山區年降水量大于700mm
C.東北迎風坡降水量最小
D.該地區年降水量空間分布不均,與地形關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