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寧夏高考語文試題采用的是全國新課標2卷,同時采用新課標2卷語文試題的還有青海、西藏、甘肅、吉林、黑龍江、內蒙古、貴州、新疆、云南等省份。
2014年寧夏高考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不少人因為喜歡動物而給它們喂食,某自然保護區的公路邊卻有如下警示:給野生動物喂食,易使它們喪失迷失能力。不聽警告執意喂食者,將依法懲處。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的抄襲。
2014年寧夏高考作文題目點評1:
給動物園的動物喂食物是2014年出現頻率最多的新聞材料,從這個角度講,這則材料可謂緊貼時事,其新穎性值得肯定。從作文立意的角度看,這則材料作文可以發揮的余地很大。
1.緊扣材料,書寫素養。很顯然,喂養動物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因為它違反了動物園的規則,考生可以寫,遵守道德規范,做文明的旅游人。
2.遵守規則,規范行為。這道題目背后隱含了一個規則的問題。自然保護區是在制定規則,游人是在破壞規則,考生可以寫“規則”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由此也可聯想到當前的“反腐”大潮,腐敗者的實質是在破壞社會的大規則-----法律。
3.聯系教育,充分聯想。這則材料反映了一個教育的問題,如果我們一味的給孩子喂食物,就會讓孩子失去生存的能力,考生可以寫學會獨立,學會生存。
4.關注兩端,充分審題。材料中出現的要素有兩個,即游人和自然保護區,考生可站在任何一端立意,亦可綜合考慮來把握。
5.展開想象,童話書寫。考生可以站在動物的角度來立意,以動物的口吻告訴人們“喂食”的危害,這樣會讓作文更有新意。
總體而言,2014年寧夏高考作文的立意還是比較容易把握的。
2014年寧夏高考作文題目點評2:
2014年“給野生動物喂食易使他們喪失覓食能力”的題目,是一個多角度材料作文題。
具體而言,包括3個角度:其一,故事本身的角度,也就是“應不應該去給野生動物投食”;其二,人的角度,喂食可能是出于好心,但卻是一種“錯愛”。從這一角度,可以延伸到人在與其他物種共存中,是否應當尊重自然、尊重規律,做到和諧共存;也可以延伸到教育培養方式等等方面。其三、野生動物的角度,如何在“有人給自己投食”的環境中做到自立。從這個角度,則可以延伸到自強、獨立等等內容。
總體來看,今年寧夏省的作文題目,“審題難度不大,但立意難!”也就是說要寫得符合材料、不偏題是很容易的,但要寫得新穎、有深度、有高度,則不容易。
2014寧夏省高考作文的另一個難點,在于題目本身具有一定的時代特征,因此考生“搜尋”支撐論點的一些事例、材料也就不太容易了,“比如套用一些古人的言行之類,就肯定是不行的,必須有一定的現實關懷,對時事熱點有一定的關注和了解!”
今年的語文卷在題型方面有了諸多變化,例如默寫題由“補充上下句”改成了“理解型默寫”、文言文考斷句等等,“題型的改變,更加注重文字運用、文學鑒賞,體現了語文考試從‘知識型’向‘能力型’的轉變,讓語文更像語文了!”趙老師指出,這樣“能力型”的考核,更注重語文知識的積累,由此高一、高二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凸顯了出來,“單靠高三技巧性的訓練,可能會越來越不容易取得高分?!?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高考頻道 > 高考語文 > 高考語文作文真題 > 正文
?
- 閱讀本文章的人還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