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植物細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經一系列酶催化生成。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
B. 色氨酸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
C. 吲哚乙酸是一種具有調節作用的蛋白質
D. 過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
1、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了吲哚乙酸(植物生長素)的相關知識。吲哚乙酸主要在幼嫩的芽、葉和發育著的種子中合成,相對集中地分布在生長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吲哚乙酸是一種化學物質,不是蛋白質;色氨酸是一種氨基酸,氨基酸都有一個相同的結構式:一個C上通過化學鍵連著一個羧基、一個氨基、一個氫和一個R基團,R基團中也有可能有羧基或氨基,所以色氨酸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B選項正確。
2.細胞膜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細胞膜的糖被在細胞間具有識別作用
B. 細胞膜對膜兩側物質的進出具有選擇性
C. 細胞膜內外兩側結合的蛋白質種類有差異
D. 載體蛋白是鑲在細胞膜內外表面的蛋白質
2、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了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特點。細胞膜上的糖被具有識別功能;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對進出細胞膜的物質具有選擇性;載體蛋白是跨膜蛋白而不是鑲在細胞膜內外表面。
3.真核生物進行有性生殖時,通過減數分裂和隨機受精使后代
A. 增加發生基因突變的概率
B. 繼承雙親全部的遺傳性狀
C. 從雙親各獲得一半的DNA
D. 產生不同于雙親的基因組合
3、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了遺傳變異的相關知識。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變異的主要來源是基因重組,即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由于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的交叉互換或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而發生基因重組,使后代產生不同于雙親的基因組合。
4. 小麥和玉米的CO2固定量隨外界CO2濃度的變化而變化(如右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 小麥的CO2固定量與外界CO2濃度呈正相關
B.CO2濃度在100mg·L-1時小麥幾乎不固定CO2
C.CO2濃度大于360 mg·L-1后玉米不再固定CO2
D.C4植物比C3植物更能有效地利用低濃度CO2
4、答案:C
解析:本題以柱狀圖的形式提供了相關的數據,要求學生能夠根據圖中的信息分析得出相關的結論。A和B選項可以從圖中分析直接得出;從圖上看,當外界CO2濃度很低時,玉米(C4植物)可以固定CO2,而小麥(C3植物)幾乎不能固定CO2,即C4植物比C3植物更能有效地利用低濃度CO2;當CO2濃度大于360mg·L-1后,玉米仍然在固定CO2,只是CO2固定量不再隨外界CO2濃度上升而變化,所以C選項錯誤。
5.化學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苯酚有一定毒性,不能作消毒劑和防腐劑
B.白磷著火點高且無毒,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
C.油脂皂化生成的高級脂肪酸鈉是肥皂的有效成分
D.用食醋去處水壺中的水垢時所發生的事水解放應答案. 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化學與生活常識。選項A,苯酚雖有毒性,但可配制成一定濃度的溶液用于殺菌消毒或防腐。
選項B,白磷著火低,易自燃且有毒。選項C,油脂在NaOH溶液中發生皂化反應生成硬脂酸鈉,硬脂酸鈉用于制造肥皂。選項D,水垢的主要成分為CaCO3、Mg(OH)2,食醋與之發生復分解反應而除去。
6.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鐵表面鍍鋅,鐵作陽極
B.船底鑲嵌鋅塊,鋅作負極,以防船體被腐蝕
C.鋼鐵吸氧腐蝕的正極反應:[pic]
D.工業上電解飽和和食鹽水的陽極反應:[pic]答案. A【解析】本題考查電化學知識的應用。
選項A,鐵作陽極,鐵要溶解,鐵應該作陰極。選項B,Zn的活潑性比Fe強,Zn失去電子而保護了船體。選項C,鋼鐵吸氧腐蝕時,O2在正極獲得電子。選項D,Cl―在失電子能力大于OH―,電解飽和食鹽水時,Cl―在陰極失去電子變為
Cl2。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高中英語 > 高考理科綜合 > 高考理科綜合真題 > 正文
- 下載該資料的人還下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