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倍體生物細胞正在進行著絲點分裂時,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體
B.著絲點分裂一定導致DNA數目加倍
C.染色體DNA一定由母鏈和子鏈組成
D.細胞中染色體數目一定是其體細胞的2倍【解析】二倍體生物細胞進行著絲點分裂時,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或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前者細胞中存在同源染色體;著絲點分裂導致染色體數目加倍,但DNA數目不變;DNA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則DNA中一定有一條母鏈和一條子鏈;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數目增加,是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的2倍,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體數也暫時加倍,但與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相等。
【答案】C
2.下圖是細胞中糖類合成與分解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pic]
A.過程①只在線粒體中進行,過程②只在葉綠體中進行
B.過程①產生的能量全部儲存在ATP中
C.過程②產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來自H2O
D.過程①和②中均能產生[H],二者還原的物質不同【解析】過程①為有氧呼吸過程,反應場所是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過程②為光合作用,真核生物在葉綠體中進行,原核生物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A錯誤;有氧呼吸產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儲存在ATP中,B錯誤;光合作用所產生的糖類中的氧來自CO2,C錯誤;過程①和②都能產生[H],前者主要與氧結合產生水并釋放大量能量,后者主要用于C3還原, D正確。
【答案】D
圖a、b分別為農村和城市生態系統的生物量(生命物質總量)金字塔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pic]
A.兩個生態系統均可通過信息傳遞調節種間關系
B.兩個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均由3個營養級組成
C.城市生態系統不具有自我調節能力,抵抗力穩定性低
D.流經兩個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陽能【解析】信息傳遞普遍存在于生態系統中,可調節生物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A項正確;營養級是指不同的生物種群,而圖a和b中的動、植物的種類不確定,無法判斷兩圖中有幾個營養級,B項錯誤;城市生態系統也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具有自我調節能力,C項錯誤;圖b中人的數量明顯多于植物的量,應有外界能量流入,D項錯誤。
【答案】A
4.為達到相應目的,必須通過分子檢測的是
A.攜帶鏈霉素抗性基因受體菌的篩選
B.產生抗人白細胞介素-8抗體的雜交瘤細胞的篩選
C.轉基因抗蟲棉植株抗蟲效果的鑒定
D.21三體綜合征的診斷【解析】可通過將受體菌接種在含鏈霉素的培養基中篩選攜帶鏈霉素抗性基因的受體菌,A錯誤;抗人白細胞介素的雜交瘤細胞應通過抗原-抗體雜交技術篩選產生,B正確;在棉花田中人工放入害蟲可檢驗轉基因抗蟲棉的抗蟲效果,C錯誤;可利用顯微鏡檢測21三體綜合征,D錯誤。
【答案】B
5.MRSA菌是一種引起皮膚感染的“超級細菌”,對青霉素等多種抗生素有抗性。為研究人母乳中新發現的蛋白質H與青霉素組合使用對MRSA菌生長的影響,某興趣小組的實驗設計及結果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pic]
A.細菌死亡與否是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其細胞核的有無來確定
B.第2組和第3組對比表明,使用低濃度的青霉素即可殺死MRSA菌
C.實驗還需設計有2μg/mL青霉素做處理的對照組
D.蛋白質H有很強的殺菌作用,是一種新型抗生素【解析】細菌是原核細胞,無細胞核,A錯誤;第2組和第3組對比說明使用低濃度青霉素和高濃度蛋白H可殺死MRSA菌,B錯誤;第3組缺少2ug/mL的對照組,C正確;抗生素是由微生物產生的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質,而蛋白H是乳腺細胞產生,不屬于抗生素,D錯誤。
【答案】C
6.神經遞質乙酰膽堿與突觸后膜的乙酰膽堿受體(AChR)結合,突觸后膜興奮,引起肌肉收縮。重癥肌無力患者體內該過程出現異常,其發病機理示意圖如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pic]
A.物質a作為抗原能激活B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
B.抗a抗體與物質a的結合物不能被吞噬細胞清除
C.物質a引發的上述免疫過程屬于體液免疫
D.患者體內乙酰膽堿與突觸后膜的AChR特異性結合減少【解析】由圖可知,物質a可刺激機體可產生抗a抗體,而抗體是由漿細胞產生,說明物質a可以作為抗原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A正確;抗a抗體與物質a結合形成沉淀或細胞集團,被吞噬細胞吞噬,B錯誤;抗體C所參與的免疫屬于體液免疫,C正確;由于抗a抗體與乙酰膽堿競爭AChR受體,所以患者乙酰膽堿與突觸后膜的AChR特異性結合減少,D正確。
【答案】B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高中英語 > 高考理科綜合 > 高考理科綜合真題 > 正文
- 下載該資料的人還下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