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五中2014屆高三(下)生物測試卷(一)2014.2.8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第I卷為必考題,第II卷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本試卷共12頁,滿分30
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C-12 O-16 S-32 Fe-56 Sn-119;第I卷(選擇題 共108分)本卷共18小題,每小題6分,共10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生物實驗中,常常通過觀察某些化學試劑使細胞結構產生顏色變化或與有機化合物產生顏色反應,來獲得實驗結果。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劑可使細胞中的 RNA 呈現紅色
B. 健那綠染液可使活細胞中的線粒體呈現藍綠色
C. 改良苯酚品紅染液可使細胞中的染色體著色
D. 直接加入重鉻酸鉀晶體可使密閉培養的酵母菌溶液呈灰綠色
下列關于二倍體高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同源染色體在細胞分裂間期進行復制
B.需要解旋酶、RNA聚合酶、DNA聚合酶、DNA酶
C.有線粒體、核糖體、中心體、高爾基體參與
D.分裂后期的DNA分子數目和染色體數目都是前期的兩倍
某種有翅昆蟲有時會出現殘翅的突變類型,殘翅昆蟲在大陸上難以生存,但在常刮大風的海島上,殘翅昆蟲數量在種群中的比例卻上升。下列對該現象的有關敘述中,與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觀點不符的是( )
A.昆蟲適應海島環境而產生了殘翅變異 B.海島上殘翅昆蟲具有更多的生存繁殖機會
C.環境對昆蟲的變異進行了定向選擇 D.昆蟲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了定向改變
甲、乙兩種沙門氏菌具有不同的抗原,給大鼠同時注射兩種沙門氏菌,一定時間后從大鼠體內分離出漿細胞,把每一個漿細胞單獨培養在培養液中。提取并分別保存該大鼠的血清、每一個漿細胞的單獨培養液,隨后的實驗最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
A.大鼠的血清與漿細胞的單獨培養液混合后,前者含有的抗體與后者含有的抗原將產生免疫反應
B.不同漿細胞的培養液混合,將出現免疫反應
C.每一種培養液只能使一種細菌失去活動能力
D.向大鼠的血清中分別加入甲、乙兩種沙門氏菌,只有一種細菌出現凝集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