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語文第三次模考試試題(掃描版)
參考譯文:
封隆之字祖裔,小名皮,寬厚溫和有度量。延昌年間,道人法慶在冀州作亂,自號大乘,有部眾五萬 人。封隆之憑借開府中兵參軍的職銜與大都督元遙一起討伐他,抓獲了法慶,賜給他武城子的爵位。多次升遷任河內太守。封隆之因為父親遇害,常想報仇雪恨,于是持節(jié)向東歸去,謀劃起事。于是與高乾等人在夜里偷襲冀州,攻克了冀州,于是被推舉為刺史。到齊神武帝從晉陽向東出行,封隆之派遣自己的兒子封子繪跟隨高乾在滏口迎接。
中興初年,授予吏部尚書的官職。韓陵之戰(zhàn),留下封隆之鎮(zhèn)守鄴城。沒多久,征召任侍中,封為安德郡公。當時朝廷議論認為爾朱榮適宜配食在孝明帝廟庭。封隆之議論說:“爾朱榮作為臣子,親自參與殺害明帝的母親,怎么能有害人之母而與其子相對享有祭祀的道理?”因為封隆之參與商議麟趾閣新的規(guī)制,又封他妻子祖氏為范陽郡君。封隆之上表把先前的爵位武城子轉授給他的弟弟之子封孝琬,朝廷贊許并聽從了他的請求。后來被斛斯椿等人陷害,逃回家鄉(xiāng),齊神武召他趕赴晉陽。
魏孝靜帝即位,授予封隆之吏部尚書的職位,不久加任侍中。元象初年,又授予冀州刺史的職位,嘉獎他可以自己開府辦公,多次升遷任尚書右仆射。到北豫州刺史高仲密將要叛亂時,高仲密暗中招引冀州豪強作為內應。皇帝下詔封隆之駕乘驛馬疾行慰撫,才得以安定。封隆之首批參與了 神武帝的謀劃,奇謀大計都是暗中啟奏上報,親自書寫刪改定稿,外人很少知道。在齊州刺史任上去世,追贈為司徒。神武認為追封的榮耀還不夠,又上奏追贈為太保,定謚號宣懿。神武后來到冀州北境,駐扎在交津,追憶封隆之,回頭對冀州行事司馬子如,說起封隆之德行的美好,為他流下了眼淚。下 令用牛羊豬三牲去祭祀。
封隆之前后侍奉五個皇帝,憑借謹慎樸實被賞識。共四次擔任侍中,兩次擔任吏部尚書,一次擔任仆射,四次擔任冀州刺史。每次到冀州,州中舊臣都說:“我們的封公又來了。”他深得民心就像這樣。
8.殘夢未斷,就踏上征程;池塘猶寒;銀河低垂;夜已到盡頭;月下沙岸惟有雁跡,板橋上猶覆著霜,行人早行,踏破橋霜。(共6點,每點1分)
9.寓情于景 (1分)作者借古道漫漫,行走遲遲,千山靜默,日色蒼涼的景象表達了孤獨寂寞、冷清凄涼的心情。(4分,景色描寫和情感表達各2分)
10.
(1)甲光向日金鱗開 塞上燕脂凝夜紫
(2)則芥為之舟 水淺而舟大也
(3)秦愛紛奢 奈何取之盡錙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