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同行為生存而掙扎之時,中國的銀行如今囊括全球市值最大銀行的前三位,并將在未來數周披露創紀錄的2008年全年利潤。
不過,隨著中國經濟陷于停滯、政府要依靠國有銀行為4萬億元人民幣(合5850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提供大部分資金,中國各銀行利潤大幅增長的日子可能會暫時告一段落。
交通銀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將于今晚率先披露2008年業績,分析師預計該行全年利潤增長35%。匯豐(HSBC)持有交行18.6%的股份。
這一增幅與政府公布的整個中國銀行業去年的稅后利潤增幅大致相符。中國銀行業去年稅后利潤增長30.6%,至5830億元人民幣——這個增幅很可觀,但比分析師6個月前的預計低了約20個百分點。
全年利潤的增長,將掩蓋去年下半年因經濟陷于停滯和息差減小而導致的利潤大幅下降。息差減小是因為政府為刺激國內增長而下調了基準利率。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分析師林淑娥(Sherry Lin)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我們估計,2008年第四季度中國各銀行的總盈利環比平均下降了44%。”
瑞士信貸預計,中國建設銀行(CCB)、中國工商銀行(ICBC)和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等最大型銀行的表現,將好于規模較小的國內競爭對手,但預計下一年度對全行業來說都會是艱難的。
分析師目前預測,中國銀行業2009年的總利潤將小幅下降。相對于2008年年中對今年利潤將增長15%以上的預期,這一預測可謂一個大幅下調。
中國出口的暴跌、房地產行業的減速和不斷減小的息差,是許多人轉為看跌中國銀行業的幾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