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憂郁嗎?綠豆,龍蝦肉,火雞,蘆筍,葵花籽,白奶酪,菠蘿,豆腐,菠菜還有香蕉,能幫助你振奮精神。
日常飲食中富含色氨酸――一種能改變身體感覺的氨基酸,良好的化學血清素,能改善心情和健康,兒科醫生,人體健康專家Caroline Longmore說道。
人體不能合成色氨酸,因此,除非我們從日常飲食中攝入足夠的色氨酸,否則很可能患上色氨酸缺乏癥,導致低血清,低血清情緒障礙,焦慮和IBS等有關癥狀。
“養成食用富含能自然產生血清素的食物的飲食習慣,能改善你的情緒,讓你充滿活力,處于一種平和,健康的狀態。”Longmore醫生說
心理健康專家指出說,色氨酸改善情緒的理論是純粹的,但在澳洲,抑郁癥患者對于它的使用卻有著曲折的歷史。
來自黑狗研究所的Gordon Parker指出,在1990年以前色氨酸補充劑被廣泛應用,但一些患者服用被污染的補充劑后出現副作用后,色氨酸補充劑就被撤出市場。
Parker教授說,盡管一些患者深深相信這種類型的補充劑是有作用的,但在科學上還是缺乏證據。
“我只能說對于一些人來說,它是有用的,但產品的質量控制差別較大”他說道。
在電子書《血清素的秘密》中,Longmore醫生聲稱,獲得最佳色氨酸水平的最好方法是精心設計的飲食計劃。她列出許多食物的色氨酸水平。
由澳洲培訓機構的醫學科學家和主張自然療法的Katrin Hempel共同編寫的書,列出了50種不通過藥物而治療色氨酸失衡的食譜。他們同羥色胺再攝取抑制素一樣,如流行的抗抑郁癥Proza的原理是一樣。
英國食品與情緒項目,推薦食用雞肉,罐頭沙丁魚,火雞,鮭魚,新鮮的金槍魚,堅果和種子都能提高血清素水平。但副教授Michael Baigent,臨床顧問Beyondblue指出現在很少有證據證明色氨酸具有醫療作用。
全國性統計標明,在過去任意的12個月中,接近17%的澳洲成年人有精神障礙,緊張,沮喪,極端和濫用藥物,其中,濫用藥物是常見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