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eycomb [ 'hʌnikəum ]
n. 蜂窩
詞形變化:
動詞過去式:honeycombed 過去分詞:honeycombed 現在分詞:honeycombing 第三人稱單數:honeycombs
例句與用法:
1. The naughty boy was chased by the bees because he destroyed the honeycomb.
這個淘氣的男孩因為搗毀了蜂房而被蜜蜂追趕。
2. A small angular cavity or pit, such as a honeycomb cell.
小窩,蜂巢小窩或小泡,如蜂房的巢室
我們知道,蜜蜂是最高明的建筑師,它們的巢房造型奇特,結構巧妙,堪稱神奇的天然建筑。蜂巢有很多英語名稱,比如honeycomb,apiary和beehive,其中的honeycomb讓人一看就能聯想到芬芳甜美的蜂蜜,我們來看看它的來歷吧。
早在1050年左右,honeycomb就出現在古英語中,是comb(梳子)的一種特殊用法。Comb源于古代的印歐語系,最初表示“牙齒”。到了公元700年,comb被用來表示早期的“梳理頭發的工具”,因為“一排鋸齒狀的牙齒”從外表和功能上都類似于今天的梳子。后來,comb還有了“雞冠”的含義,可能鮮紅的雞冠看上去就像公雞頭上插一把梳子吧!
至于梳子為什么和蜂巢掛上了鉤,根據《牛津英語詞典》的推測,可能蜂巢并不是由一塊塊單獨的“蠟板”制成的,而是由無數塊蠟板緊密相連組成一個個六角形房室,才形成了構造精微的蜂巢。這種嚴密的結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排列緊密的梳齒,而honey又表明這里儲藏著金燦燦的蜂蜜,所以honeycomb就被用來表示蜂巢了。由于連帶關系,連本來和蜜蜂沒什么關系的comb也有了“蜂巢”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