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歷史試卷(26)
一、選擇題(24×2′)
1、古代埃及、巴比倫、印度和中國文明在自然條件方面具有的相似之處是 ( )
A、都發展于肥沃的大河流域;
B、主要分布在北緯20°~40°的溫帶(亞熱帶);
C、都采用中央集權制,
D、都有偉大的工程;
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誤。”這副對聯里出現的“臥薪嘗膽”這成語典故發生的時間是( )
A、春秋時期; B、戰國時期;
C、三國時期; D、東漢時期;
3、電影《英雄》中,刺客無名對秦王說:“劍”字有18種寫法,秦王說,統一之后只有一種,秦統一后,整理出來通行全國的標準文字是 (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隸書;
4、“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首詩抒發了李清照強烈的情感,下列表述中,最貼切的是 ( )
A、稱頌項羽的英勇;
B、感嘆項羽之死的悲壯;
C、對項羽的敗亡寄予同情;
D、不滿宋朝統治者的茍且偷安;
5、某文物收藏者聲稱收藏有下列文物,學生小明發現其中一件是假古董,它是 ( )
A、帶有篆體的秦磚;
B、東晉顧愷之的繪畫;
C、唐朝景德鎮的瓷器;
D、“宋四家”之一黃庭堅的書法;
6、就加強中央集權而言,科舉制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A、沖破了世家大族壟斷仕途的局面; ( )
B、把選拔任用官吏的權力集中到中央;
C、擴大了各級官吏的來源;
D、擴大了封建統治的社會基礎;
7、考古隊員在對一古墓進行挖掘時,發現隨葬的有:一些用于印刷的活泥字、青瓷器和一艘殘存的船模型,里面有指南針,據此判斷,此墓所處的歷史時期最有可能是
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