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多題多卷,不同試卷的翻譯,因為學生對內容的熟悉度不同,導致難度不同了。再次掀起多題多卷“到底是否公平?”的議論大波。
自從多題多卷改革以來,每套試卷真的難度一致?真能保證不同考場、不同地區的考生公平競爭?
剛剛過去的2014年6月考試查分出來,翻譯部分分數的差異,造成大量同學再一次討論:“真的能確保公平嗎?”
小編來給大家帶來一把“公平秤”稱一稱!
高難度的題目,有損難度公平?
大部分同學都有一種觀念,題目如果很難,對中高級水平的同學有利,對水平較差的同學就是“歧視”。例如,A本來翻譯水平就不怎么樣,結果還拿到了一套特別難的題目;而B本來翻譯水平相對較高,結果還拿到了一套特別簡單的題目。這樣,A一定分數就比B在翻譯部分少拿很多分了!
實際上,四、六級考委會為了避免這樣情況的發生,并非真正就按卷面上的分數來計入四、六級總分。而是采用正態分布的方式,同一套試卷,始終都會有低、中、高的分數檔。然后,正態分布過濾計算以后,就保證了公平。
聽力、閱讀的難度,多套試卷很難平衡?
俗話說得好,“得聽力、閱讀者,得天下!”
可現如今倒好,多題多卷后,每個人拿到的題材大相徑庭。如果碰巧拿到自己非常熟悉的題材,喜上眉梢;而拿到科普類、政治類的題材,眉頭緊鎖。而要聽懂科普類、經濟類的聽力,更是難上加難。
同學千萬不能被這樣的議論誤導。
聽力、閱讀的題目,考委會都會先找測試的人,進行被試。然后對難度進行評級,對復雜、簡單的題目,進行相同的難度比進行匹配。所以,絕不會有某一套題,全是難題的現象。
當然,這也提醒大家一個做題技巧:遇到難題先跳過,先易后難,節約精力和時間!
綜上所述,讓“謠言”隨風去吧!
不要讓難度公平阻擋大家認真備考,一次過級的決心!

- 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