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不僅是玩具
有個朋友告訴我, 她送給一個女孩做生日禮物的芭比娃娃被她母親退了回來。她母親說, 對一個將來要有所成就而又處在成長中的女孩來說, 這個禮物不合適。
不喜歡芭比娃娃的母親并非絕無僅有。我在朋友中間( 其中一些已為人父母) 作的一個隨機調查顯示, 許多人都不喜歡芭比娃娃。
“ 芭比給女生灌輸的是一種消極的價值觀。”
“ 她只知道怎么花錢。這可不是我要鼓勵我的孩子去做的?!?br />
為什么芭比會受到這樣的批評? 一個噴漆塑料做的東西真的如我朋友所想的這么邪惡, 會有損孩子們的身心健康, 把她們變
成沒有頭腦消費至上的女人?
我童年時, 芭比是每個女孩子渴望的玩具。她美麗, 有漂亮衣服, 最重要的是她很自信, 不是平胸的尷尬女孩。我長大了要像她一樣。其實, 我們長大后都想像她那樣。實際上, 美國女人露絲·亨德利1959年設計芭比的靈感源于女孩們渴望一個自信的榜樣。亨德利最初可能沒預料到會遭到美國民眾的非議。因為芭比娃娃很豐滿, 所以她被指責給年輕女孩負面印象, 使她們過于在意自己的外表。
那些反對芭比娃娃的人說, 如果芭比娃娃是真人的話, 她應該身高1 米68, 體重54 公斤, 三圍分別是38 、18 、34 英寸。玩芭比娃娃的年輕女孩子長大后也想要豐滿的胸脯和纖細的腰身。她們會渴望那種完美, 卻可望不可及的身材。
長到十幾歲以后, 當我試著發展自己的個性, 尋找自己在這世界上的位置時, 我開始相信這種女權主義的觀點。我開始遠離玩芭比娃娃的童年時代, 對那些像芭比娃娃衣服一樣粉紅的東西, 我都不屑一顧。我認為粉紅是邪惡的, 它代表愚蠢和瑣碎, 代表芭比娃娃。
所幸的是這種近乎瘋狂的時期沒有持續多久。我很快意識到女權主義遠比憎恨芭比娃娃更為深刻。我早就找回了粉紅色。我驕傲地宣布我愛芭比娃娃和她所代表的一切。
實際上, 孩子愛美, 喜歡穿漂亮衣服并沒有錯, 只要不把這些當成唯一的追求。有教育意義的玩具對培養孩子的智力很重要, 但是孩子的想象力的培養也不可忽視。
芭比娃娃的確讓年輕的小女孩夢想成為名模和公主, 但這并非所有的意義。自1959 年以來, 芭比娃娃從事過80 種不同的職業——醫生、律師、飛行員、總統候選人甚至宇航員。和人們普遍的看法相反, 她并非是個消極的角色, 早在20 世紀70 年代女權主義運動開始以前她就已經使女性變得讓人矚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