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是最堅挺的主要貨幣
2002 年后期和2003 年初, 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充分激活黃金投資。不過, 它潛在的背景環境也更加復雜, 它反映了對貨幣的擔憂, 以及試圖通過黃金對沖來規避證券和債券市場及銀行部門風險的渴望。日本和阿根廷就屬后一種情況。在2002 年初, 公司的管理問題也在黃金價格的上升過程中充當非常重要的角色, 大公司財務報表的可信度降低, 加劇了投資者規避股市風險的切望。黃金被重新提上投資工具行列, 成為專業投資者分化風險投資組合的工具之一。由于美元、歐元和日元在市場上命途多舛, 黃金、瑞士法郎就成為儲備通貨的選擇。
形勢發展的結果是, 專業投資者再一次把黃金當作規避風險的屏障——— 而這種觀念在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個人投資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比如中東、印度次大陸和遠東地區, 個人投資者們仍很忠誠地把黃金當作避風港, 或者當作便于攜帶又匿名的“ 錢”——— 一種“ 終極投資”。而且正是這種持續不斷的行為為世界其他地區觀念的變化奠定了基礎。所謂第 一 世界的“ 零售”投資者也意識到黃金市場的復蘇, 從本季度開始, 投資者不但對來自其他投資基金的黃金投資形式興趣明顯增強, 而且對金幣和金條的興趣也重新燃起。另一方面, 全球緩慢發展的經濟在推動金價上升的同時, 在某種程度上又抑制了珠寶業的黃金購買能力。特別是印度( 世界最大的珠寶黃金需求國) 因為反常的季風氣候而減少了珠寶黃金需求。這也是近期盡管世界有其他諸多不穩定因素, 黃金價格并沒有進一步上升的原因。目前, 黃金的一個重要的特征是, 一方買入的原因常常就是另一方賣出的原因。正是如此, 黃金才成為一種吸引人的資產品種, 因為黃金除了有其自身所有的特性外,還與許多其他資產品種成負相關的關系。因此, 世界經濟變緩抑制了黃金珠寶的購買力,但卻促使那些擔心證券市場的市值被過分高估而預期收入減少的投資者來購買黃金。
值得重視的一點是, 如果黃金價格飛升, 黃金的總體需求將受到嚴重損傷, 因為飆升的金價最終將被證明是不穩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