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糧食安全之源
我們的星球很渴。它之所以渴是因為它饑餓。它用于生產供養人類的糧食所需要的水比用于人類飲用的水多一千倍。
水是可持續發展關注的核心問題。對水進行公平合理的管理是人類生存的關鍵。這是今年夏天在約翰內斯堡舉行的可持續發展首腦會議發出的主要信息之一。明年在日本舉行的第三屆" 世界水論壇"將要更加深入地討論這一問題。
因此, 今年的" 世界糧食日"突顯水在糧食安全中的作用是正逢其時的。沒有水, 就不可能進行糧食生產。事實上, 地球上的供水量有70% 為于農業部門所用。世界上水的人均占有量正在下降, 必須對水進行適當集中管理才能充分提高糧食生產, 從而減少饑餓和營養不良, 為30 年后預計將達到80 億的人口提供食品。
缺水對發展中國家的廣大農業地區造成威脅, 可能引起糧食危機。目前有20個國家無充足的水用于生產該國人口需要的糧食。在某些情況下, 水資源過度開發影響了農業生產前景, 而在另一些情況下, 水資源利用不足抑制了發展。
貧困、對糧食日益增加的需求以及供水量不足等綜合因素對世界糧食安全及人人獲得凈水提出了嚴重挑戰。有十億人缺乏凈水, 他們中的大多數還遭受饑餓。他們生活在農村地區, 農業是主要收入來源。
我們如何才能在保護環境的同時確保水的供應和糧食安全呢? 今天, 世界糧食產量有三分之一以上來自灌溉地區, 灌溉面積占全球耕地面積的16% 。灌溉農業的產量至少是雨育農業的兩倍。在今后30 年間, 發展中國家增加的糧食產量約有70% 來自灌溉土地。我們急需避免通常會導致供水減少、土地退化和疾病傳播的不良灌溉方法。更多時候抽水量都超過了儲水重新補給的能力。同樣, 因流失、消耗、滲透或蒸發, 有太多的水在灌渠沿途損失。由于排水不當、積水和土壤鹽堿化日益嚴重, 許多灌區的生產率下降。
因此, 我們必須更多地采用小流域綜合管理方法, 制止造成水災和侵蝕的上游毀林, 大量增加對水利基礎設施的投資。最后, 水的利用只有以社會公平的方式進行才可能持續。新的水政策和體制及法律將在一種透明、負責和社會公正的氛圍下, 促使所有利益相關者接受對江河流域及水資源的綜合管理方法。
國家和國際范圍內所有發展伙伴之間、公共、私營及非盈利部門之間必須進行合作, 才能解決利益沖突, 調動大量經濟資源, 為更加公平分配糧食和水創造條件。除非富足地區與匱乏地區之間加強團結協作, 否則非洲、中東和南亞已經面臨嚴重缺水國家的形勢將會迅速惡化。如果我們要避免與水有關的緊張狀況擴散和加劇, 就需要這種團結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