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次的四六級考試改革中,閱讀部分還出現了一個新題型,即段落匹配題,這與考研新題型的標題匹配題有點類似。在我們的課堂上老師已經帶領大家分析過,現在我們再簡單分析下這個題型,并給大家一點建議。
首先,我們來認識下段落匹配題型,這個題型改革自快速閱讀,因此文章的題材、出處,以及長度基本不變(四級1200詞左右,六級1400詞左右)。因為改革自快速閱讀,因此“快”這一核心是不變的。這個部分的分值為10%即71分,每題7.1分,答題時間為十分鐘。題目要求是把10個題目(這10個題目是文章A-N等十幾個段落其中一個的大意總結或其中一項細節)與對應段落匹配,其中一個段落最多可以選兩次,也可能不選。這個題型的特點是不用先閱讀文章,而是直接讀題。有同學很可愛,一拿到文章先從頭讀起,慢慢欣賞,欣賞了半個小時,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與作者產生深深的共鳴,陷入自戀中無法自拔。注意,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因此我們需要有技巧來做題。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重點,即如何解題。這個題型本質是考察大家“定位”的能力。即考察的是大家的眼力,而不是閱讀能力,這一點在我們的課堂上老師已經反復強調過了。第一步,我們應該先讀題干,在題干當中找出關鍵詞,包括大寫詞、數字、時間、比較級與最高級、名詞詞組(比如A and B這樣的名詞詞組,因為詞組較長,容易定位)、合成詞(即短橫連接的詞,如grown-up)、陌生詞(文中許多陌生詞會有中文釋義,而這些詞非常容易尋找與定位)。而我們在一個句子中,找到的關鍵詞越多越容易定位。第二步,找到這些關鍵詞所在的段落,有可能出現2到3個段落有關鍵詞,哪個段落復現的關鍵詞越多,越可能是答案。第三步,篩選2到3個備選項,得出答案。大部分題目只能找到一個備選項,即為答案,就無需進行第三步了。
而在實際考試中,很多同學卻怎么也找不到答案。這是考場中正常的心理作用,而在平時的練習中,是可以找出來的,很可能答案就在眼皮底下,比如六級大綱樣題第49題:In a report published some 20 years ago, the sustainability of old-age pension system in most countries was called into doubt.其中20 years ago這一時間,sustainability陌生詞,以及old-age pension system名詞詞組都可以定位。而文章A選項出現了the early 1990s,pension arrangement,unsustainable等詞都是同義轉換,因此A為答案。很多同學卻沒找到。而在實際考試中,有些同學找不到還拼命找,找個半個小時終于找到了,深深舒了一口氣。我們必須學會取舍,如果個別題目一時半會找不到,先放棄,回頭有時間再過來找。考場上,時間比任何一切都重要。
最后,我們在平時練習中,也同樣要做十篇或以上模擬題,并且注意時間的把握。

- 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