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推理判斷題。由題干中的in debt定位到第一段第三、四句。此處說,她每年連生活費總共的開 銷是5萬美元,她需要兩年的時間拿到碩士學位,也就是說一共需要10萬美元。每年她的獎學金 有4千美元,去掉后總共還余9.2方美元。文章說,這部分錢她都是通過貸款還支付的,也就是說 她欠債共達9. 2方臭元。故D為正確答案。
2. B事實細節題。由題干中的the College Cost Reduction and Access Act定位到第二段第一句。本 句說因為國會意識到有很多學生的處境和惠勒一樣,才會通過這個法案。由第一段的描述可 知,惠?正處在負債讀書的處境。因此B“法案旨在幫助那些負債的學生”為正確答案。第三段提 到法案在7月i曰生效,應該是2007年,M以排除A;文章提到了法案中的兩個方案,但并不能說 法案中就只有兩個方案,故排除C;同祥,文章說從事公共服務行業的畢業生可以享受很大幅度的 貸款減免,但并不能就下結論說從事公共服務行業的學生受益最大,故排除D。
3. D事實細節題-由題干中的the first plan定位到第三段。本段說:方案允許低收入而且負債高的 學生降低每月還款的額度。并且把每月的還款額降低到個人可支配收入的15%之內。這樣,借貸 人每個月的還款額度減小了,但同時也意味著還款時間延長了。因此D為正確答案。文章沒有提 到貸款利息和收入稅是否降低,故排除A和C;而總數減免是第二個方案的計劃,故排除B。
4. C事實細節題。由題干中的the second plan定位到第四段。第二個方案中,政府對從事公共服務 行業的畢業生給予了大幅度的減免,而文章第一段第一句又提到了惠勒打算從事公共服務性行業 的工作。因此C“她打算從事公共服務性行業的工作”正確。A“負債高,,是第一個方案的照顧條件, 故排除;第四段在介紹第二個方案的內容時,沒有提到碩士學位這一要求,排除B;文章第一段只說 惠勒借了貸款,沒有說貸款是否是政府提供,故排除D。
5. D主旨大意題。文章自第二段起,就在介紹美國國會在2007年通過的《降低大學學費和擴大人學 機會法案》,因此文章的主要內容是D“聯邦政府正在努力地減輕大學畢業生的負債壓力”。雖然第 一段以惠勒為例說明大學費用很高,但這是為了引出下文中的法案。本文的主要內容不是A“美國 大學學費很高”,故排除;文章只提到了學生通過獲取獎學金和貸款來支付學費,與B中的“很多方 案”不符,而且學生支付學費的途徑也不是文章的主要內容,故排除在文章中提到了兩個方案 中,只有第四段中的第二個方案與公共性服務行業有關,因此不能說c“美國政府鼓勵畢業生從事公共性服務行業”為全文的主要內容,故排除。
n. 支付,付款,報償,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