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生活感言
我們如何才能變得更善于處理與物品的關系?我們一生中大多數時間都花在購買、歸還、照管、打掃、保存、移動或丟棄物品上。我們通過購買、接受饋贈和繼承遺產來獲得財產。一旦我們成為擁有者,財產就會占用我們一生的大部分精力。我們如何處理那些不再使用或屬于我們親愛的人的物品呢?我們在財產問題上的選擇塑造了我們的生活。
我們大部分人對所有物都經歷過復雜而強烈的情感。作為美國人,我們是訓練有素的消費者。然而,我們購物是通常心情很復雜。我們知道我們已經擁有太多物品。同時我們也常常感覺到,事實上是習慣性地感覺到,我們擁有的還不夠。
對與物質世界的關系的更深了解能夠提高你擁有物品的快樂。它可以使你認識到你習慣了想要更多的物品。強烈的欲望推動了我們的經濟。一位美國的佛教老師莎倫?薩爾茲伯格在講她的一位朋友的故事時說,她學習說話的時候,最喜歡說的就是:“我需要它!我想要它!我必須擁有它!”,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伴隨我們生活的咒語。了解擁有的愿望和擁有的結果能夠使我們對我們不想要或者不需要的物品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