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abulary
1. Reich 帝國,尤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及大戰期間的德國
2. atrocity 兇殘,殘暴
3. belligerent 好戰的,交戰國的
4. discretion 判斷力,自行裁決,謹慎
5. empower 賦予……權力
6. embargo 禁運,封港
7. quarantine 停船檢疫,隔離,封鎖,使孤立
8. partition 分割,瓜分
9. menace 威脅,危險
10. repeal 廢除,取消
11. overage destroyer 舊式驅逐艦
12. unprovoked 無緣無故的,非因觸犯而發生的
13. Neutrality Acts 中立法令
14. Munich Pact 慕尼黑公約
15. draft act 征兵法
16. Lend Lease Act 租借法
17. Atlantic Charter 大西洋公約
18. Pearl Harbor 珍珠港
寫作方法與文章大意
文章講述了第三帝國成立,美國由中立到宣戰的一段歷史。采用按年代先后進行敘述的寫作手法。文章一開始就點明主題:“第三帝國的成立影響了美國歷史,從一系列事情開始,最終導致德國和美國交戰。”
答案詳解
1. A帝國大廈焚毀,眾所周知,這是納粹希特勒精心策劃的一次政治陰謀,旨在迫害德國共產黨。B. 德國征服計劃。C. 納粹之殘暴。D. 迫害宗教團體。在文中都提到。見第一段第二句“民主的全面摧毀、對猶太人的迫害、摧殘宗教、納粹的殘忍和野蠻,特別是德國及其盟國意、日、征服世界的計劃激起美國極大憤怒,也帶來了對又一次世界大戰的恐懼。”
2. B 加強美國國防。見第二段導數第五句“1941年的租借法規定:總統對他認為保衛美國所需要的國家有權賣給、交換或借給他們物資。”A. 幫助英國,不對。C. 促進大西洋公約。大西洋公約是1941年8月,羅斯福和邱吉爾會面后的聯合公告。D. 報復珍珠港。是1941年日本發起襲擊的報復。
3. B 與世隔絕。這在第一段第三句“美國人民雖然反對希特勒的兇殘等事,他們一般還是喜歡孤立(與世隔絕的)政策和保持中立。1933年和1936年的中立條約規定:禁止和交戰國雙方貿易和借貸。”A. 觀察的。C. 和平的。D. 不正確的。
4. A 允許把武器賣給交戰國。答案在第二段第六句“1939年的中立條約取消了武器禁運,允許進行現鈔交易出口武器給交戰國。”B. 和日本敵對。C. 允許英國只能和其盟國貿易。D. 導致租借條約。
5. A 因為德國宣戰。這在第一段已有說明。盡管希特勒壞事做盡,美國還是傾向于中立政策。第二段羅斯福在芝加哥的演講,態度稍有改變。嚴厲批評希特勒的政策,但仍然以中立為主。1941年日本襲擊珍珠港,不久德國宣戰,美國才不得不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