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分剛過“溫飽線”,520分是個“生死關”,600分以上才夠漂亮……很多考生已經通過了英語(論壇)四六級考試。但他們為求高分繼續報考,以求“刷新”成績在就業中更有優勢。上海大學副校長葉志明表示,現在710分制的四六級考試潛在鼓勵學生不斷考試,完全背離初衷,而校外無數的培訓機構和屢禁不止的考試作弊,更使得四六級成了“黑白混色的產業鏈”。他呼吁早日取消四六級考試。(3月19日《新聞晚報》)
每到外語四六級考試期間,有關舞弊、泄題的報道就充斥眼球。教育部門也為此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嚴格試卷保密措施、嚴肅監考制度;嚴懲舞弊事件當事人;對四六級考試做一些改革:只記錄考試成績、不頒發合格證書,取消四六級英語考試成績與學位證書掛鉤的硬性規定,等等。
按常理推斷,考生對英語水平考試的關注熱情應有所降溫,考試舞弊事件應該大大減少,但是四六級英語考試一再升溫,考生為求高分繼續報考,以求“刷新”成績在就業中更有優勢。不僅浪費考試資源,也影響了大學生正常的專業課學習。如是考試生態令人憂慮。在我看來,這既有大學生心態浮躁的原因,也與英語功能被不恰當放大有關。大學副校長呼吁早日取消四六級考試固然有因噎廢食的意味。但是也真實反映出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現狀,值得關注與思考。
雖然現在英語四六級等級格證書不存在了,但是考試分數仍然存在,不少高校仍然以英語考試分數高低來評價學生,甚至仍在以不頒發學位證書相要挾。四六級考試成了大學生必須完成的任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更為關鍵的是,現在整個社會已經形成了一種對外語水平的崇拜情結,特別是英語水平的高低成了學生就業的重要籌碼,成了用人單位選拔人才的重要標準,英語的工具性正被其功利性所取代。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即使教育部對外語水平考試政策有所調整,即使有的高校想對學生外語水平要求的尺度有所放松,但是相對于社會對外語水平的崇拜情結也顯得力不從心。大學生們忙于專業學習,忙于考研(論壇) ,忙于四處求職,忽視了英語學習,在就業形勢嚴峻的大背景下,他們又希望獲得理想的英語成績這張畢業與就業的通行證。從這個意義上講,英語四六級考試培訓機構泛濫,考試作弊屢禁不止,四六級考試成為“黑白混色的產業鏈”,并不難理解。
當下,對外交往不斷擴大,經濟全球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完全取消英語考試,并不現實。但是英語四六級考試潛在鼓勵學生做考試“機器”,已經背離英語教育的初衷,對英語四六級考試制度進行改革,通過制度的力量,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學習觀與考試觀,改變大學生重復參考,當四六級英語考試“刷刷族”的尷尬局面,無疑十分必要。更為重要的是,有關部門還要通過輿論宣傳手段和社會實踐的事實,逐步淡化英語崇拜的社會心理,讓英語考試逐漸回歸理性,讓英語教育回歸語言工具本位。這或許比呼吁取消四六級英語考試更理性、更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