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里面”稱,自己已經發展七八個代理了。他坦言,大學四六級英語考試“米粒”這塊還是很有市場的,畢竟大家都想過級。
“一半同情,一半悲哀”
“一半同情,一半悲哀吧。”網友“文韜武略”說,他在校園里也看到過一些關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無線耳機之類的小廣告。“誰讓四級跟學位證書掛上了呢?”“文韜武略”說,即使一些高校已經不再把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和學位證書掛鉤,“人家都過了,就你一個沒過,人家會要你嗎?”
在大學校園里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四級過了沒什么,但不過就真的有什么了。”
“不過能行嗎?檻都進不了。”一位已經參加工作1年的大學畢業生說,他當初參加招聘會時仔細轉了一圈兒后發現,幾乎每個招聘單位在要求欄里都寫著“英語水平:大學英語四級以上”。
在采訪中,記者聽到了不少聲音:有表示同情的,也有覺得不公的,還有的認為“挖空心思”作弊是對自己的一種“不負責任”。
已經上大四的巍巍(化名),從大二開始準備過級,在連續考了幾次都沒過的情況下,不得已和幾個朋友一起買了無線耳機并“弄”了份答案。在“萬事俱備”的那次考試中,一個與巍巍同宿舍的人負責接收答案,然后打電話給他們。那一次,巍巍等人順利通過四級考試。
“他真的是不得已才那樣做的。”巍巍的同學對巍巍的做法表示“理解”和“同情”。就像“黑夜里面”說的:“只要答案準,應該會有很多人要,因為大家都想!”
“高科技作弊”給監管帶來難題
據江西省自學考試委員會資格證書考試科負責人介紹,今年,江西省共有32萬名全日制在校大學生(含自考生)報名參加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全省11個區、市,將設74個考點,有兩萬多名老師投入監考。參考人數眾多,考點分布較廣,且如今的考試作弊方式多樣,諸如“無線耳機——米粒”等高科技作弊工具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給考試監管帶來不小的難度。“夾帶資料”、請“槍手”代考等曾經堪稱“主流”的傳統作弊手段已經漸漸“風光不再”。
其實,這種現象不僅僅存在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高科技作弊”幾乎已經滲透到了包括公務員考試、研究生考試等各種考試領域。
據《煙臺晚報》報道,3月22日,煙臺市公務員考試開考前夕,網絡上、高校周圍等到處都是出售公務員考試試題答案的相關信息。為了穩過筆試關,一些考生不惜花費五六千元買“設備”和“考題答案”,其中反屏蔽的設備售價2400元。
記者從江西省教育部門了解到,為應對這種“高科技作弊”,在今年1月舉行的研究生考試期間,江西省教育廳、江西省高等院校招生委員會向江西省信息產業廳無線電管理委員會尋求技術支持,通過在考點附近安置無線電監測車的方式來查找信號發射源。據一名被“無線監測”出的使用無線耳機的考生交待,一門功課答案需付費2000多元,設備700多元。之后,該考生被移交教育部門處理。
據記者了解,這種“高科技作弊”一般都不是單兵作戰,而是團體合作進行。負責傳送答案的一方,安排好人帶著“針孔攝像頭”設法進入考場飛速掃描試卷,然后交給外面等待做題的“專業”的高級“槍手”。這些高級“槍手”分工合作,一般在30~40分鐘內就可以答題完畢。答案匯總后,立刻發送到各個QQ或者替考生接受答案的人的手機里,由他們通過無線設備傳到考場。
“目前,還沒有一項專門的法律法規對考試作弊作出明文處理規定。一些人利用法律空白,鉆空子,致使高科技舞弊形式層出不窮。”江西省自學考試委員會資格證書考試科負責人說,“就像考試與科技賽跑似的。現在,最典型、最難抓的就是‘米粒’這種‘高科技作弊’。”“希望盡快出臺相關法規,通過法律的約束力有效控制這種泛濫局面。”
江西省教育廳副廳長王占銘認為,這種考試舞弊行為,涉及的不僅僅是一種誠信、態度,而且是一種道德操守問題。江西省教育廳對這種舞弊行為歷來有明確規定,一旦發現,各校要嚴格按照校紀校規處理,造成嚴重后果且構成犯罪的將移交公安部門處理。(實習生 曹倩 記者 李菁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