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羅賓漢以劫富濟貧而聞名 。剛孵化小的倉鸮也會做類似的事情 。
平均來說,倉鸮一次養育6只雛鳥,有時能達到9只 。但它們不會同時孵化所有雛鳥,也就是說年長的倉鸮通常比年幼的弟弟妹妹體型更大、身體更健康 。
只要小倉鸮還待在巢里,它們就能完全依賴父母喂食 。問題是它們吃的小嚙齒動物不能被分開 。因此,當倉鸮父母回到巢中喂養雛鳥時,一次只能喂一只雛鳥 。
在大多數鳥類中,最年長的鳥能輕松戰勝最年輕的鳥,但倉鸮則不同 。事實表明,年長、健康的倉鸮有時會將自已的食物捐給饑餓的兄弟姐妹 。
其它成年動物會分享食物 。
“這種行為主要在雄性想和雌性繁殖時能觀察到,因此會有許多食物交換 。還有靈長類動物會用食物交換梳毛,但這僅存在于成年動物之間 。”
瑞士洛桑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保林·迪庫雷說到 。
“我們極少在雛鳥身上觀察到這種行為 。因此,令人印象相當深刻的是,倉鸮這一物種存在如此多的合作行為 ?!?br />她和團隊想知道這種獨特行為的進化方式 。這可能是因為它們可以通過合作獲得直接利益,比如用食物交換梳毛 ?;蛘咭驗樗鼈兡芡ㄟ^幫助有共同遺傳基因的同類來獲得間接利益,也就是親緣選擇 。
他們發現答案是兩者兼而有之 。就倉鸮而言,年幼者為年長者梳毛的頻率要高于年長者為年幼者梳毛的頻率 。作為回報,年長倉鸮會喂食弟弟妹妹 。此外,即使沒有梳毛作為交換,年長者倉鸮也更愿意為最饑餓的兄弟姐妹提供食物 。
但只有當研究人員人為地為倉鸮提供額外食物時,它們才會分享食物 。因此,并不是說倉鸮冒著生存危險去幫助它們的兄弟姐妹 。但是,在食物有富余時,它們就會分享,而不是貯藏 。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博物學家》期刊上 。
迪庫雷表示,進化生物學家通常認為兄弟姐妹關系是競爭性甚至是敵對的 。但在動物兄弟姐妹之間仍然可以找到非常復雜的合作例子 。似乎連剛孵出的倉鸮都知道分享就是關心 。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杰森·古德曼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