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聽VOA慢速英語之建國史話節目,我是史蒂夫·恩伯
。今天,我們將講述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生活 。20世紀60年代,始于第一位出生于20世紀的總統約翰·肯尼迪當選 。對許多美國人來說,這位年輕的總統是國家希望精神的象征 。當肯尼迪在1963年遇害時,許多人覺得他們的希望也破滅了,年輕人以及少數群體的成員和支持者的這種感覺更加明顯 。天真無邪和充滿希望的時代,很快開始變得像一個充滿憤怒和暴力的時代
。許多美國人抗議要求結束對黑人公民的不公平待遇,更多的人要求結束越南戰爭,還有許多人要求女性獲得完全的平等地位 。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林登·約翰遜總統離開白宮時,不面對反對越南戰爭的抗議者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1968年3月,約翰遜宣布他將不再競選連任 。除肯尼迪總統外,還有兩位有影響力的美國人在1960年代遭遇謀殺 。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于1968年在田納西州的孟菲斯遭槍殺 。幾周后,約翰·肯尼迪的弟弟羅伯特·肯尼迪在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被槍殺,他正在為贏得黨內總統提名而參加競選 。這兩起謀殺案導致全國各個城市發生騷亂 。動亂和暴力影響了許多美國年輕人
。由于他們成長所處的時間,其效果似乎特別糟糕 。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他們的父母大部分都有收入豐厚的工作,他們對自己的生活表示滿意,他們教孩子什么叫做中產階級價值觀,包括對上帝的信仰,努力工作和為國家服務 。后來,許多美國年輕人開始質疑這些信仰 。他們覺得父母的價值觀不足以幫助他們應對20世紀60年代的社會和種族問題 。他們蓄長發、穿怪異的服裝,以此作為反抗 。他們的不滿在音樂中得到了強烈的表達 。20世紀50年代,搖滾樂在美國非常流行 。然而,有些人對此并不贊成 。他們覺得它太過性感 。這些人更不喜歡20世紀60年代的搖滾樂,認為歌詞極不悅耳 。音樂家們自己認為,歌詞特別重要
。正如歌手兼作曲鮑勃·迪倫所說,“沒有歌詞就沒有音樂 ?!滨U勃·迪倫創作了許多抗議社會的歌曲 。在越南戰爭成為美國的暴力事件之前,他寫過反戰歌曲,其中一首叫《隨風而逝》 。除了抗議社會的歌曲,搖滾樂于20世紀60年代繼續在美國風行 。然而,最受歡迎的樂隊不是美國人,而是英國人組成的披頭士樂隊,他們是四位來自利物浦的搖滾音樂家 。披頭士樂隊的歌曲《我想牽牽你的手》于1963年底在美國發行 。在五周內,這是美國銷量最好的專輯 。其他歌曲,包括披頭士樂隊的一些歌曲,聽起來更具革命性 。這些歌曲談論毒品和性,盡管并不總是公開 。在20世紀60年代,“做你自己的事”成為一個普遍的表達,其意思是做你想做的事情,而不用感到內疚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