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篇反映美國政府政策立場的社論
。我們在1月份紀念人類歷史上的其中一個最黑暗的事件:大屠殺 。這是納粹德國及其幫兇對猶太人進行的系統性的滅絕 。盡管在很多人的了解中,大屠殺發生的時間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重疊,但大屠殺的起源在大戰之前就開始了 。真實情況是,大屠殺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當時納粹黨剛剛執政,德國政府開始攻擊那些他們認為天生就低人一等的人 。這些人大多數是平民,他們遭到圍捕,被關進猶太人區,并被趕進集中營或苦役營 。很多人遭到槍殺,被丟進亂葬坑 。到1941年年底,有些集中營開始了大規模的屠殺行動 。隨后在1942年1月20日,納粹領導人在所謂的“萬湖會議”上決定正式實施“最終解決方案”:執行政府政策,對人口中一個特定群體進行系統性的滅絕,即對猶太人口實施暴行 。大屠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但卻與德國的戰爭努力相分隔
。實際上,“最終解決方案”的優先程度經常超過戰爭努力:盡管前線迫切需要人員與物資,但撥給死亡營的資產或物資沒有被調往前線 。“最終解決方案”最終導致600萬猶太人死亡 。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將種族滅絕作為一項政府政策來執行,對整個民族進行如此規模的滅絕 。“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是紀念大屠殺死難者的日子 。它不但紀念死者,還提醒我們注意人類能夠犯下什么樣的無以言狀的可怕行徑 。聯合國1948年通過《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時,人類發出了“永不再發生”的呼聲 。然而,我們卻要在1月份同樣紀念之后在柬埔寨、盧旺達、波斯尼亞和達爾富爾發生的種族滅絕的受難者 。西班牙哲學家桑塔亞納曾在文章中寫道,“那些不能銘記過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轍 。”這是一篇反映美國政府政策立場的社論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