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美國人都支持這場戰爭
。少數人因為宗教或道德信仰而拒絕戰斗,人們把他們稱作出于道義拒服兵役者 。一些美國人支持阿道夫·希特勒和其他法西斯分子,但幾乎所有其他人都想迅速贏得戰爭,恢復正常生活 。許多日裔美國人光榮地在美國軍隊服役,但許多美國人對那些家人來自日本的人心存疑慮 。他們甚至拒絕相信在美國生活了一個多世紀的日裔美國人家庭 。許多銀行拒絕向日裔美國人貸款,很多商店不愿意向他們出售商品 。聯邦政府將加州和其他州的數千名日裔美國人重新安置到拘留營,他們在戰爭結束后才得以釋放
。多年后,美國政府才正式為錯待日裔美國人道歉 。但二戰確實使另一個經常成為歧視目標的群體的境遇得到改善,即美國黑人 。黑人領袖直言不諱,他們說,在歐洲為自由而戰的同時,美國黑人卻并未獲得和白人公民一樣的自由,這是不公平的 ?!昂谌讼霌碛信c白人公民相同的東西,即他們享受的所有權利,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遏止、阻礙并停止這場正在進行的民權革命 ?!?/p>1941年,黑人社區的一位領袖A.菲利普·倫道夫,揚言要領導一場在華盛頓為黑人爭取民權的大游行
。羅斯??偨y對此作出反應,他頒布了一項命令,將剝奪黑人在國防工業中工作的機會視為犯罪 。他還命令軍隊修改一些歧視黑人軍人的規定 。黑人在軍事和國防工業領域取得了進步,但大多數其他行業仍然拒絕給予他們平等的機會 。公民權利方面的重大進展要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才得以實現 。戰爭年代,生活非常忙碌 。在經濟、商業、音樂、種族關系等領域都發生了許多變化,但在許多方面,生活一如既往地繼續著 。在二戰的艱難歲月里,美國人盡其所能讓國內的生活保持常態 。但幾乎每個人都明白,重中之重就是支援海外軍隊,打贏這場戰爭 。國內民眾的這種堅定意志給了美國士兵所需要的支持,也有助于羅斯福總統與其他各國領導人談判 。戰爭期間,外交和對外關系變得更加復雜 。這將是我們下期要講述的故事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