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沒錯,是土撥鼠 。今天是土撥鼠日!快起床,將它們趕出來吧!”(電影《土撥鼠日》片段)
2月2日:每年這一天我們都會關注一各超大型嚙齒類動物,以此確定我們還要忍受多少冬日 。為了紀念這一時刻,我們列出了你可能不了解的有關土撥鼠的7件事 。
1、土撥鼠的學名是美洲旱獺,是北半球發現的14種旱獺中的一種 。“哇哦,這旱獺真不錯 。”(電影《土撥鼠日》片段)旱獺屬于松鼠科,因此土撥鼠只是種非常大的地松鼠 。
2、如上所述,土撥鼠是一種旱獺 。因此你可以準確地說,“嘿,那只旱獺看見了自已的影子 。”因所在地不同,你也可以將其稱為“扔木鼠”、“口哨豬”或“陸海貍” 。“口哨豬”這個名字來源于土撥鼠發出的高音哨聲,這一聲音旨在為群體同類警示危險 。可能與大家猜想的相反,“扔木鼠”這個名字與木頭無關 。而是來源于土撥鼠的阿爾岡琴語名字“wuchak” 。足夠大的土撥鼠確實可以扔木頭 。
3、雄性土撥鼠和雌性土撥鼠都喜歡年復一年地占據同一塊領地 。雌性一般守在領地中,只有在晚春試圖擴大活動范圍時,它們的領地才會有約10%的重疊 。雄性也傾向于避開其它雄性,但它們的活動范圍要大得多 。它們的領地可以與多達三只雌性的領地重疊 。
4、小土撥鼠通常在4月中旬左右出生 。兩三個月后,它們們就準備獨自出發離開了 。但是大約三分之一的年輕雌性會在家里待將近一年的時間,直到土撥鼠媽媽生下另一窩寶寶 。而土撥鼠爸爸在別的地方有自己的洞穴,它每天都會去拜訪配偶們的洞穴,直到后代離開 。
5、土撥鼠用獨特的方式打招呼 。土撥鼠會靠近并用鼻子觸碰同類的嘴 。科學家將這種行為為“鼻口接觸” 。
6、這些動物可能被稱為“地豬”,但它們非常擅長爬樹 。所以,下次進入土撥鼠領地的時候,要向上看!
7、說到準確預測天氣,自1969年以來,著名的土撥鼠“菲爾”的預測正確率只有36%左右 。這是“地下氣象”網站的氣象學家的分析結果 。簡單地扔硬幣就能獲得更高的準確率 。但沒人會去旁蘇托尼看扔硬幣 。
“要是你想預測天氣,那可是問錯人了,菲爾 。”(電影《土撥鼠日》片段)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杰森·古德曼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